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外语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用于教学中以后,广大教师和学生经常地使用到电子邮件、键友、电子论坛、电子聊天、网络视频会议等等资源。因此,网络跨文化交流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外语教师,特别是担负基础外语教学任务的外语教师,了解一定的网络交流礼仪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日常交际范围,而对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却较少关注。本文以认知和模糊语言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从认知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并提出模糊语言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认知环节,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奇敏 《培训与研究》2006,23(6):123-125
随着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本文以英汉双向翻译为例,从译入语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译入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对翻译策略和译文语言层面的影响,以期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自觉地认识文化的差异,更充分地理解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巨大影响,并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处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奇敏 《培训与研究》2009,26(4):121-122,133
唐诗英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者既要考虑唐诗的音韵、结构和修辞等语言特征,又要准确传达诗的整体意境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的不同译文入手,比较、分析了各译作的语言艺术及整体效果,认为唐诗英译应遵循以意为先的原则,以传达原作的整体神韵为第一要务,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弥补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对联的英译极具跨文化传播意义。文章以《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为例,分析了对联的美学特征和文化风格,比较了两种译文的特色和优劣,探讨了对联英译应遵循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种多媒体教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介绍一种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多媒体教室的特点以及其对上课、集体备课、积件建设的影响。着重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将计算机、网络用于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认清现状,避免盲目和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随着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食品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从开发以来,气相色谱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如今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食品检测技术,其因为具有分析速度快以及灵敏度高和选择性高的优点,在食品检测安全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发挥出了非常显著的作用,而在本文当中,就将对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安全领域当中的实际应用进行论述及分析。  相似文献   
8.
外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都非常重要。我们用NetMeeting进行了一次完整的英语语言学实时远程教学实验。本文就实验的目的、内容、实验过程作了相关的介绍并分有了实验的结果,同时也指出在未来教学科研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作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介绍了在英语远程教学中使用 Windows Net Meeting进行实时远程教学“PL IDAC六步法”,对 Net Meeting用于英语远程教学课堂中的教师授课步骤、授课方法、师生交际方式作了一系列的规范化探讨 ,同时也指出教学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