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1.
2.
在社会转型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学校领导力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以Y地区为案例揭示出:在现阶段学校领导力的分布中,科层和专业体系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相互作用;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往往同时具备专业领域领导者的地位,这种双重身份有助于其在学校工作中发挥领导和影响力;普通教师在专业领域中发挥领导力的机会远远大于其参与学校行政事务的机会;新课改带来的对教学探索和创新的肯定,为行政和专业地位不足的青年教师发挥领导力带来机会;班主任是学校组织中特有的超越科层与专业体系的特殊群体,其发挥领导力的途径和方式特别值得研究.与中学相比,小学的组织结构较为扁平化,决策更加开放,更强调团队合作,这种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消弭存在于科层和专业体系之间的界限,使学校中所有行动者的力量更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愿景所统合.除此之外,在学校传统的层级之外,项目推进的方式会产生新的领导位置,也能够激发学校中各个层次的行动者跨越层级发挥其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一个基层县的高中教育运行为例,从关系的视角切入,对W县高中教育关键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了深描,结果发现,促进资源流动的两种机制为政府的强制性干预与市场,地方政府和重点中学在扩大学校间资源差距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强制性干预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导向重点中学,而重点中学在享有既定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利用其特殊的庇护地位进一步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其结果是,高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程度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组织地位进一步分化,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程度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4.
教育获得之中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体能否进入大学以及进入什么样的大学是否依赖于其所进入高中的类型?个体进入什么样的高中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进入的初中甚至小学的类型?本文运用2005年N省W县的数据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回答。结果发现,县镇初中和示范初中学生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更大,重点高中学生进入三类本科以上学校的机会远远大于非重点高中;与此同时,与农村初中和非示范初中毕业生相比,县镇初中和示范初中毕业生进入三类本科以上学校的机会更大。本文结论认为:个体的高中教育机会质量依赖于初中学校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质量对初中学校类型存在着弱依赖,而对高中学校类型则存在强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W县高中学校教育运行为例,揭示了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学校教育过程成为一种学业分类过程,对教师、学生和知识不断进行中心和边缘的区分。与该分类过程相配套的是学校组织层面所构建的以考试分数为基础的教育评估制度、经济激励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广泛的利益动员,应试体制将学校组织中的所有行动者和资源有效统摄于升学这一目标之下。如何改革以高考分数为基础的评估制度,进而打破应试体制的利益整合机制,是今后高考改革应该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制度在中国的产生是传统价值观念“学而优则仕”遭遇现代教育制度的结果。中华民国期间,社会权力的相对分散及基础教育之薄弱为多元化的高考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并逐步表现出统一化以及标准化的趋向。新政权建立之后,国家在高考中处于主导地位,高考制度在组织形式以及考试内容等方面走向了统一,而且政治标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核心范畴。经过了文化大革命长达11年的停滞期之后,户籍制度构成了个人流向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最大障碍,高考制度的价值支撑在文革那一代人独特的经历下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