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启发,利用温差电动势的原理及催化剂对性能的影响,对载体催化元件进行简化和改进,设计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载体催化元件.它的特点是将两元件间的温差电动势的变化量作为衡量甲烷气体浓度变化的标准,直接进行测试,有别于传统的利用电阻变化引起惠斯登电桥输出电动势变化的测试模式.试验结果显示,该新型的结构元件具有高灵敏度、小型、简单、低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和建设的若干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福建工程学院发展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探讨了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以及本科教学评估和日常教学建设之间的若干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应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点,构建体系完备、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岗位需求”和“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以专业评估为重点的应用技术类高校自我评估机制,构建基于数据分析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高效熔体处理对易拉罐用铝材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效熔体处理技术制备试验用易拉罐用铝材,探讨了该技术对其铸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效熔体处理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易拉罐用铝材的冶金质量,与未处理相比,除杂率与针孔降低幅度分别为71.05%和94.49%,平均晶粒尺寸仅为76.5μm;晶界处第二相为(Al,Fe,Mn,Mg,Si,RE)或(A1,Fe,Mn,RE)复合相,呈短小骨骼状或小球状,晶内(A1,Mg)相呈细小颗粒状;拉伸断口为穿晶微孔聚集型断裂,与未处理相比,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分别提高16.6%及90.2%。  相似文献   
5.
陈文哲 《今日科苑》2008,(4):124-125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反映失业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一直为政策制订者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结合隐性失业率和城市登记失业率计算出了有效失业率,并得到了中国的结合隐性失业率的菲利普斯曲线。且进一步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走向及趋势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汽车玻璃钢化模具生产中依赖五轴机床加工的问题,提出以离散化曲面片拟合钢化模具工作型面的方法。首先根据玻璃模型的微分几何特征计算得加权平均弧长,按照等弧长等原则剖分玻璃模型,并设计风栅片的尺寸、公差,确定其技术要求;研究了风栅铝片三轴铣削加工中装夹方法、刀具选择、走刀规划以及切削参数确定方法;通过设计纵向靠尺的方法实现大量铝片的精确装配。结果表明,该方法生产出的风栅成型模具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就福建省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福建制造业,从福建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目标出发,提出振兴福建制造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并着重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科技创新、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学研的角度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新型的离心喷射沉积(CSD)成形技术制备了Ti—48A1—2Mn—2Nb金属间化合物,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探讨和研究了该合金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特殊层片状组织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结果表明,CSD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孔隙率在2%左右,热等静压(HIP)有效地消除了合金在喷射成形制备中产生的孔隙,致密度达99.6—99.9%。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SD制备的Ti—48A1—2Mn—2Nb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性能,尤其是压缩性能和断裂韧度值,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经高效熔体处理的易拉罐用铝材中间退火后的再结晶组织、力学性能及制耳倾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经 430℃保温 1h后空冷 ,铝板材的再结晶晶粒组织细小均匀 ,平面塑性各向异性△γ>0且达到最低值 ,断口中的韧窝无明显的大块夹杂与缩气孔存在 ,断裂方式以穿晶微孔聚集型为主 ,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首先采用大量实例论述城乡界限淡化现象的普遍性,继而指出城市化研究的传统城乡二元分析框架的现实背景已经改变,迫切需要对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进行研究。文章重点分析了国际上三种主要的城乡界限淡化条件下的聚落模式,并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三种聚落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三种聚落模式可以看作人类聚落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低一级的聚落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向高一级的聚落模式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