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最优均衡”的某些条件不具备时,其他条件同样必须按照“次优”标准取值,否则效率会更差.包括计量经济学在内的工具类课程普遍存在类似问题,即当学生不可能在一定的学时内完全掌握基本原理并熟练应用时,过多的数理统计知识学习并不有利于掌握作为经济学工具的计量经济学.应该以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对以数学推导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原理做语言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育的非经济功能角度解释过度教育现象。基于教育社会学原理,建立了一个以教育多重功能为假设条件的教育供求模型,发现多重功能条件下均衡教育水平大于单一经济功能的均衡教育水平,两者的差异构成以要素配置效率标准来衡量的过度教育。利用近年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是经济增长明显地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理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物理教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实验的一堂物理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对实验全方位指导,加强和改进学生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释资源诅咒原理在现实中表现的不一致性,将经济发展阶段因素引入以构建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的逻辑结论表明,在工业化初期,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初级产品贸易促进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变迁,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福祉;而在工业化初期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则通过“荷兰病”等机制阻碍经济结构变迁,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表现为资源福祉,而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则遭遇资源诅咒,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框架的逻辑是一致的.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动态监测,可以将对资源诅咒的事后监测转变为过程监测,以利于采取相应项措施避免资源诅咒;政府应致力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资源丰富区域在资源福祉期应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知识量大、规律性强、逻辑复杂、思维抽象等学科特点与现在中学生主要处于形象思维、简单逻辑、感性认识等特点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日渐尖锐,而试图仅通过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来解决矛盾的思路,长期实践屡次证明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的El益发展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呈现方式及再现物理情景、提供丰富素材的媒介属性为优化现在课堂教学提供了新动力、新思维;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的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为学生主创插上翅膀,使物理课堂走上快乐高效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于家庭与市场组织的功能与界限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组织形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存在分歧.对世界发达农业的经验考察表明: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劳动力长期雇佣行为主要集中在动物养殖活动当中,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农场的土地规模无显著关系,而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合作组织普遍存在.当前的农业技术和制度特征决定了现代农业组织形态应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并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合作组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因此,我国在推进农业经济组织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坚持以家庭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并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和合作组织的成长,而以雇佣方式扩大农场规模的政策需要慎重推行.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以来广西产业结构变迁在动态上处于分离状态,相对于全国和西部地区总体水平,就业结构变迁较慢而产值结构较快,从而其产业结构偏离度缓慢上升。采用转换—份额模型对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高于全国并与西部地区水平基本持平,意味着广西需要在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促进劳动力流动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挖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8.
利用网络为学生构建研究性学习新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重点中学前黄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省前中”)是江苏省首批参加电化教育的试点学校,早在1999年,省前中就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化的平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统筹规划,做好课程启动的准备为保证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省前中为课程的启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做好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发动工作。我们多次邀请各路专家到校,给全校教师介绍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能力实现机制的分析,提出优化教学手段,构建贯穿大学四年、对应不同能力的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为代表的实验课程组织方案设计中,充分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衔接教学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仅以中考为纽带,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不畅。随着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新教材所承载的课程内容出现明显的不衔接现象,学生思维方式和智能发展要求跨度太大等问题,导致新课程实施中许多矛盾和困难逐步暴露出来。这些矛盾和困难由谁来解决?何时解决?怎样解决?作为其基础的初中课程改革的成效将得到直接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