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体育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求智力反哺农业.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实现,需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玉溪市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内在要求.玉溪市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立足于玉溪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区位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政策目标,需要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培育壮大产业组织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我们自觉地将校园广播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窗口,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了校园广播的德育功能。 1.歌亦载道,陶冶情操 校园是青年学生的集结地,无处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自然也少不了歌声。一首好的歌曲,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消除疲劳,而且还能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学生在得到精神享受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6.
把美渗透到政治课教学中,以美的知识陶冶人,以美的语言感染人,以美的行动带动人,以美的教态共鸣人,进行有效的美的教育,多方位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陶跃宏 《教育艺术》2005,(10):14-15
“两课”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它以促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常的人格,具备正常的公民素质为基本任务,是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陶跃宏 《职教论坛》2002,(14):32-32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如何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的音乐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的形象美,欣赏文章结构的变化美,把握整体的风格美及捕捉现实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以下一些感受:一、在阅读范文中感受美1.语言的渲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语文教学也必须凭借语言来进行。因此,教师在…  相似文献   
9.
“两课”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简称。“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目前许多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感到厌倦,甚至反感,教育者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多年的“两课”教学,体会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宽容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学生都是孩子,难免会出错.学生有了错误,我就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找出差距,帮助他们迎头赶上.我常常对学生说:"允许你们犯错误,但不能允许你们不认识错误、不改正错误."并耐心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为学生指明一条正确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