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利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上加热碳酸氢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微粒的运动等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药品节约,而且在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本文以杨小祥老师的一节省级化学优质课为示例,介绍了教师的幽默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笔者发现,教材中许多学生实验教师能不做则不做,即使演示实验做的也较少,根本达不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经过思考和研究,笔者整理了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力求让学生在家中完成,有效弥补课堂教学中实验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化学成绩。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家庭实验。其中家庭实验是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种实验形式,它具有简单、易行、方便、廉价等优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家庭实验在“开启化学之门”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一节的重点之一是石灰石(碳酸钙)、熟石灰(氢氧化钙)和生石灰(氧化钙)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化学方程式。我们把它们诙谐地比喻成三角关系,即"钙三角",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教学反馈的落实状况不够理想,受美国"一分钟试卷"法的启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和使用了课尾信息反馈表。即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留3~5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填写有关学习反馈表格,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相应的矫正。实践证明,课尾信息反馈表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雍世伟 《化学教与学》2015,(1):91-92,82
基于教材的分析研究提出问题,为了得到预期的鲜明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很好地感知金属钠的性质,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对《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中的三个课本实验进行了改进。在学生实践中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利用易得的实验装置、简单的实验操作进行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8.
利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将红墨水通过玻璃管压入塑料瓶中形成"喷泉";由于在上下瓶子之间连接了一个"下水管",因此压入上瓶中的红墨水能再流回下瓶中,形成循环往复。新设计的实验,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特别是具身学习理论的发展,“离身”状态下的教学设计日益受到化学研究者的质疑和挑战。“认知根植于身体行动,经验建构于具身交互”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化学教学设计也开始从“离身”走向“具身”。由X市化学名师组成的研修坊,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一节进行同课异构:分析与比较“离身”的教学设计与“具身”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期对化学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