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高我为峰     
韩雨 《同学少年》2010,(6):34-35
"去吧,人间,去吧!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又失败了!肖林狠狠地把手中的一摞资料摔了出去。心里觉得不解气,正想冲上去再补上几脚时,尽职尽责的管家机器人早已上前,捡起,吞入,粉碎,原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如今已很少见的堪称工艺品的纸,很快变成一堆化肥,去“化作春泥更护花”了。空留肖林对着洁净的地面干瞪眼,一腔闷气无处发泄。  相似文献   
2.
自1995年起,湖北日报《文化天地》副刊以“积极追踪文化热点,及时报道文化新闻,努力适应文化需求,正确引导文化消费”为宗旨,推出了类似文化新闻分析或曰热点透视的栏目“文化聚焦”.两年来,副刊编辑以“树精品意识,创名牌专栏”为目标,精心经营这一热点栏目,截至1997年3月底止,共刊出各类文化热点报道95篇,总字数约20万字,努力保持了较高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由于“文化聚焦”专栏立足湖北武汉,取材荆楚大地,以开放的眼光跟踪文化生活热点,着力展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身边的文化风云,剖析众所关注的文化现象,积极影响社会文化时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而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有关方面的普遍好评.两年来,该栏目先后有十多篇报道被中宣部《新闻舆论动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出版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上海文化报等传媒摘发、转播和转载.专栏先后被评为第8届中国报纸副刊评选“好专栏”奖、湖北省好新闻奖.’96《湖北年鉴》专条介绍了“文化聚焦”专栏.(一)就已刊发的热点报道而言,“文化聚焦”专栏的选题范畴涉及文化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及精神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具体内容涉及到农村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礼仪文化,涉及到文物保护、方志编修  相似文献   
3.
暗月蓝茕     
一“天狗食日啦!”长老雄浑苍凉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里。我傻傻地抬起头来,看着天空漫慢地变黑,太阳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任凭一条黑影在它体内乱窜。周围的人惊慌地用锣鼓敲打,可是无济于事。人群中突然起了一阵骚乱,但很快就止住了。我盯着人群的中心。是她——圣女蓝灵儿,我的母亲,明日族里唯一可以操控太阳的人。  相似文献   
4.
本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刘惠芳同志《分析一个句子》一文,随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稿,对刘的某些观点提出商榷。为了让大家通过争鸣对这些疑难问題理解得更加明确,这里选发韩雨同志的文章。另外,湖北的薜传梅、四川的蒲光树、湖南的张友林等同志也寄来了文章,因为观点与韩雨同志基本相同,就不一一发表了。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新建设调整规划,西安地铁2021年前将陆续开通四、五、六、九号线,届时将形成7条线、14个换乘站、2纵2横2L型1市域线的骨架网路。本文主要通过对四、五、六、九号线初、近及远期设计旅行速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运营实际及经验提出调整建议,对合理确定配属车辆数量等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昙花一现     
我是一朵昙花,一朵被遗忘的昙花。许多人都把我当做草,因为我从未绽开过笑容。我心里很清楚,我无力去  相似文献   
7.
2008年的韩雨: 你还好吗?也许你正为这封来路不明的信而疑惑不已。希望你不要太惊讶。我就是两年后的你,世界上的另一个韩雨。  相似文献   
8.
常用修辞格     
二借代(一)借代及其作用借代就是换个名字,换个说法,是借用同本体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修辞手法。小说《高玉宝》中,作者把保长的老子周春富称作“周扒皮”,把那个叫王洪业的狗腿子称作“王红眼”,把保长的臭老婆称作“大烟囱”;因为周春富剥削狠毒,王洪  相似文献   
9.
小时侯常在神奇瑰丽的神话中徜徉.看到精卫填海,小小的身躯承载着一块块对海洋来说无比渺小的石块,日日夜夜,永不止息;看到夸父逐日,笨重的脚印迈过每一道对太阳来说只是瞬息越过的山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看到愚公移山,一个又一个人背负着对太行、王屋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的石块,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明知可能没有结果,但他们永远在为了一份希望与坚持不懈努力,而不去等待那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的虚无飘渺的时机,不去理会他人或恶意或不解或嫉妒的嘲讽. 人生,不也应该这样吗?许多时侯,我们都要面临困难的抉择;是在黑暗中孑然前进,独自面对未知与危险,还是放弃可能唾手可得的成功,在虚幻的危险前等待不可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0.
韩雨 《出版科学》2000,(4):56-58
2000年9月12日,新华通讯社发出一则消息:湖北日报社副社长、《楚天都市报》总编辑杨卫平荣获中国新闻编辑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韬奋新闻奖,几乎与此同时,9月11日,《楚天都市报》发行迈过100万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