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EPD项目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以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要目标。我校“快乐网”是我校学生发展最丰富的土壤,以前缺乏有新意的内容、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题材,无法体现出它的价值。我校在成为EPD成员学校后,围绕“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的原则,立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把视线投向身边与EPD精神相融合的“一港、一城、一塔”教育资源,指导学生结合学校已经成熟的网络教育模块,自主设计,自主合作,开展活动。校园网络模块的教育平台功能被突显出来,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和多普勒效应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发文  顾尧 《物理教师》2004,25(6):54-56
物理学中有很多以物理学家命名的效应,但是在物理学之外的领域,像多普勒效应这样广为人知,被人们如此频繁地提到,可能是不多见的.如天文学家由它测出天体的运行速度,航天工程上由它利用雷达进行人造卫星等运动目标的监测,医学上利用超声多普勒进行诊断等等,正是上面所述的原因,多普勒效应及其简单应用的内容写进了最新的高中物理新教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一个良好、高效的政府系统为依托。但近年来公职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有上升的趋势,对这一社会痼疾只有运用法律的强制力加以遏制和消除。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则需要法制规范本身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作为证据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诉讼活动对整个案件的方向与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环境侵权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虽然已经存在于相应的法律规范之中,但是无论从理论上的争论,还是司法实践中诸多操作问题都急需其进行拷问,厘清思路,理顺逻辑关系,还原其原有的应然面貌,避免实然层面上的偏移,保障环境侵权救济途径有序、顺畅。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在传统侵权理论基础上以环境侵权受害者享有得到救济的资格来逆向定位环境权保护的主体范围,实质上造成了环境权的主体狭义化。原因在于,在现阶段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侵犯环境权的行为都属于可诉之诉。其结果将势必造成,拒绝在既定法上承认公益诉讼主体存在。否定权利主体的广泛性就是缩小了权利的范围。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对外国环境立法例的考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我国现有的环境法主体范围进行扩张性修正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论现代远程教育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在于立法缺失。依据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借鉴国外远程教育立法经验,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内容,从立法技术上保证其整体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从而以法保障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