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元代学者程端礼曾经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一文中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个观点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文学素养、思维表达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语文教师重视学生课堂写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关心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学生绞尽脑汁写了许多作文,教师也花大量的时间和  相似文献   
3.
颜锟 《文学教育(上)》2011,(16):139-139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轻巧清隽的诗,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第一次朗读这首诗时,我就被其清新轻灵的语言所吸引住了。朗诵之后,我的头脑突然产生了两个疑问:本诗的第一句"我打江南走过"中的"打"字是不是动词?如果不是动词,  相似文献   
4.
颜锟 《语文天地》2011,(12):14-15
元代学者程端礼曾经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一文中说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个观点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不能忽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颜锟 《现代语文》2011,(9):131-131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这首词中描写杭州西湖的湖山美景的名句,原句是“重湖叠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讲授柳永的《望海潮》这首词之前,笔者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旬诗产生了两点疑问。第一点疑问就是:诗人柳永为什么要选择“桂子”(是“桂花”的书面语)和“荷花”这两种不同时令的花而没有选择其他的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