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词是中国古代格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体制有别于古体诗、近体诗、散曲和自由诗.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词体形成了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独具的美学特质,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体貌类型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3.
隋代文学观,就其基本倾向而言,是为纠正齐梁文风之弊而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矫往过正,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但其中亦不乏真知灼见,充分显示出由南朝向初唐过渡的时代色彩。  相似文献   
4.
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屈赋的一大特征。它所运用的比兴物象不再像《诗经》所用的比较单纯和静止,而是丰富复杂,到相联系,水乳交融,寓意深刻。在此就更有艺术表现力,能够生动地表现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形式美上,唐代开国一百余年,人们还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寻求更加符合内容表达需要的诗歌形式,这种探索着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对近体诗形式的最终确定,二是古体诗体形式的发展,它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体现了规范美和开创美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李白在继承前人诗歌形式美成就的基础上,热情地探索与表现内容相符的形式,尤其是在古体诗体格,形式的发展方向对唐诗形式的开创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教学艺术是高度个性化的艺术,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既是教师刻意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又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文章探讨了教学风格的特征、形成途径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散曲和词是同源异派的学形式。但和词相比较,散曲具有独特的诗体特征,主要在于语言上质朴俚俗,表现上坦直显露,风格上尖新奇巧。  相似文献   
8.
李贺是中唐独具特色的诗人,他善于在诗歌创作中借助色彩描写表现他那丰富复杂,抑郁苦闷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幽冷凄艳、光怪陆离的诗境,来寄托他的幽愤和不平。文章对这一艺术特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叙事诗到唐代趋于成熟与辉煌,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经验。其表现手法主要为,把诗歌的抒情性与叙事性融合在一起;用典、用事、用地方特有的传说、风物等;采用了小说艺术情节性的结构和散文艺术铺叙式的描绘的方法;在诗歌体裁上皆选择古体诗。  相似文献   
10.
诗味是中国诗歌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与发展,以中国发达的饮食文化为客观基础,以中国古人独特的直觉感悟式思维方式为主观条件,本文从比较当中对诗味的民族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