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按说,经过这几场大风大浪之后,<三上桃峰>事件就该尘埃落定了.但是,随着<三上桃峰>的准备平反和正式平反,关于<三上桃峰>编剧的署名问题,却掀起了许多波澜. 1989年,杨孟衡在该年度的大型文学刊物<黄河>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纪实文章,题目为<桃源风云--<三上桃峰>事件纪实录>.文章中说:1978年8月,<人民戏剧>编辑部把平反的消息通知贾克和杨孟衡,并约他们写文章批判"四人帮"的罪行.  相似文献   
2.
二十三年了,人生的道路,虽是刚刚起步,但我发现——生活是公正的,它不会欺骗人,也容不得人欺骗它。生活是博大的,它是一位睿智的老人,常常启迪你去思索许多人生的哲理。十九岁的男子汉走上了讲台。讲课,有条不紊,滔滔不绝;板书,认认真真,朗读,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是始终伴随人类发展进步的一种社会活动。每一次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工 ,都是教育发展史的一次质的飞跃。当新型的学校教育首次从社会教育中独立出来时 ,正是人类社会从畜牧业生产向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期 ;当义务教育从基础教育中独立出来时 ,正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社会分工期 ,义务教育很快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 ,并具有法律效用 ;当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从普通教育独立出来时 ,正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社会分工期 ,义务教育很快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 ,并具有法律效用 ;当成…  相似文献   
4.
0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颤动与叹息》终于正式出版了。但我却没有刚刚创作完的那种激动 ,而是强烈地感到一种寂寞与失落。一日 ,在某编辑部碰一友人 ,见我拿着小说要送人 ,笑曰 :前两个月 ,我在某文学刊物编辑办事 ,也有一地区青年作家捧十几本小说来送人 ,其容谨谨 ,其言恳恳 ,真心实意想切磋讨意。编辑却说送这干甚 ?这么贵一本 !青年作家一走 ,编辑部里便纷纷声讨 ,嘲骂说现在这世道了 ,谁还费这么大劲儿出这么厚的书 ?吃饱撑的 ,傻冒一个 !我的脸腾地红了。因为这个编辑部也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个编辑部 ,因为这些编辑也都是我十分敬重的编…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的主体是人 ,一切社会的活动 ,究其本质来看都是人的活动。但是 ,人的最初却是“自然的人”或“生理的人” ,而社会需求的却是“成熟的人”。所以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是这一社会活动的主人 ,而且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 ,“人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式的标准 ,它需要有一种衡量的标尺 ,而这种衡量的标尺 ,其实就是“人的素质”。素质又是什么呢 ?素质是个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的概念。素质肯定包括知识在内 ,但知识绝对不能等于素质 ;素质肯定包括思想品德在内 ,但思想品德肯定不…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传媒时代,赵树理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良知与爱,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叉.  相似文献   
7.
1974年注定是一个混乱之年.2月28日,早晨8时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全文播出署名初澜的文章<评晋剧<三上桃峰>>,<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这篇文章,向全国发出了揭批所谓"毒草戏"--<三上桃峰>的"战斗动员会,激战信号弹".同时,不少西方媒体用惊叹的笔调发出了电讯.路透社说: "有一出叫<三上桃峰>的戏剧创作者们,打算把(党的)决定倒退到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上去", "中国官方的北京<人民日报>今天说,失宠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一些支持者在中国很活跃";安莎社报道说: "出现在山西省,而只是略微改动了一下剧名的一部旧剧<三上桃峰>,被指责为美化刘少奇和他的妻子.  相似文献   
8.
0李迎兵是我的朋友。李迎兵是一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李迎兵是一个自以为很丑陋 (其实是粗犷 )的男人。李迎兵是一个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的吕梁人 ,但他现在却在北京谋生。李迎兵还是一个目前尚未成婚的男人 ,这也是需要明白无误加以补充的。读李迎兵的小说时 ,我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的。论及李迎兵的小说时 ,我也自然而然地要联想到他的这些必不可少的个人资讯。李迎兵的小说大抵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雀儿》、《滚雷》、《辛亥》、《溺水》 ,还有早期的《秧歌》。主要是写六十年代生人的早期生活 ,或以六十年代生人的目光写他人 ,冷峻而…  相似文献   
9.
0新千年的阳光朗朗地照耀在我们头顶上时 ,我们不能不对二十世纪的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山西文学进行审视和检讨 ,不能不对新世纪文学创作的现实处境进行冷静地思考 ,不能不对山西作家尤其是山西青年作家创作的自身缺失进行深刻反省。倘若没有这一切 ,我们便无法寻求山西文学创作新的突破。 5月 16日至 19日 ,山西省作家协会组织全省各地市三十余名作家、批评家聚会孝义 ,举行的“山西省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严肃的思考 ,坦诚的态度 ,活跃的气氛 ,广泛的话题 ,显示出了会议的蓬勃生机。它的影响力必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