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识、理解事物的合理的思维框架,帮助学生发展判断力、反应力以及有效地组织自己的经验和综合大量信息的能力,确立起对世界的合理态度.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浅探新课程理念下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的大学梦     
新课标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朗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即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离不开朗读,没有朗读,体验和领悟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想感情便无法实现。那么新课标下的朗读教学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高师职业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高师毕业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我国高师教育在师范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差的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努力做好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否则.将严重影响高师毕业生质量乃至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我们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又无法不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如何创设一个宽松的作文环境,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马滨珺老师的这篇文章从生活与作文、做人与作文、多元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情感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文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行为,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欣赏优美的散文,激发阅读欣赏和学习写作散文的兴趣。必须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巩固新知,对文章进行加工、筛选、编码,使之与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知识互相联系和重新组织,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指导学生研究标题,巧抓文眼,把握特征,积极参与,这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实施散文阅读教学有效行为的重要环节,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散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论语文教育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 ,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的底子至关重要 ,能提高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 ,塑造求真、向善、审美的健全人格。本文拟从为什么要在语文学科中塑造健全人格以及怎样在语文学科中塑造健全人格两方面略述管见。一、语文学科中健全人格包括 :负责、自律、尊重、坚强、进取 ,关心他人、群体情感、社会兴趣、民族自豪感等 ,是对求真、向善、审美的追求 ,是思想品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人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所说的“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审美立人教育,是为了培养既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健全人格的能适应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新人,以立人促进社会的发展。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审美立人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走向人格完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很多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在当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古代汉语中的自称代词,内涵丰富,应用灵活,不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自称,而且能表达出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还能表达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0.
民族素质 ,取决于国民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语文教育是“人的精神教育” ,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能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利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