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语境中,边疆与民族是可以互为隐喻的。空间(领土)与民族(人民)是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国内所有民族在国家认同基础上,通过更加自由平等的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以及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因自身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以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以国家整体文化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机会,即为所有民族提供人类文明进步的创造空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遗产与民族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是人们对工业时代生态破坏、传统文化失落等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世界遗产"的提出和遗产事业的发展也是人们追求人类认同的一个基本表征。然而,"世界遗产"必须具备"普遍价值"的言说,所表达的只是人类认同的一个愿景。确定缔约国地位,完成申遗的过程以及对遗产进行保护等与世界遗产紧密相关的各种事项,都明确肯定了民族国家是"世界遗产"的实质性拥有者。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以所在国国家文化的名义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根本上说就是将多元民族文化融和到民族国家的文化符号之中的结果,从而具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