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建构,精心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生动的诠释。《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从"美丽"入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  相似文献   
2.
周一下午第二节课是五年级二班的《安全环境》,我因为要辅导一位教师参加读书演讲比赛,给学生布置好了学习任务.安排由班长主持班级事务后。我便离开了教室。教师辅导结束后,我回到了教室。班长把不认真看书学习、交头接耳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交给了我。我当时很恼火。布置任务和要求。其实就是想提醒学生,要自觉遵守纪律,  相似文献   
3.
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赵镜中先生曾撰文说,我们常见的阅读教学,分析之风盛行,缺少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教导。笔者细揣,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教导,是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学,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上来讲,它关注的是阅读本身,而非具体的文本理解。它培养的是学生对阅读本身的持续兴趣和能力,而非窄化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意犹未尽,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成功搭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脚手架"。一、出发之前很多计算法则教学课都是  相似文献   
5.
时下,语文教学在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上出真语文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把握了文本的语体特征,从文本作为教材所承载的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等层面,建构贴近学生阅读心理及阅读期待的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上出独特的语文味儿。笔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讲究详略,注意疏密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主要讲了1994年洛杉矾大地震过后,一个父亲为了心中那个爱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一片废墟中,冒死不懈,历尽艰辛地施救,孩子在黑暗与危险中激励小伙伴们等候生命的转机。  相似文献   
7.
周济《宋四家词选》里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孟子曰:"充实之谓美。"由此可见,疏与密是言语形式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能使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十五从军征》这一古诗文本为例,从关注文本疏密表达之处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8.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9.
高祥虎 《山东教育》2009,(10):30-32
李文馥教授在《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一文中指出:“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他们较少受各种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  相似文献   
10.
《凡卡》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的一篇著名小说,通过九岁的小学徒凡卡给爷爷写信,倾诉自己痛苦的学徒生活的故事,反映了俄国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透过凡卡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那双躲在语言背后的含泪的眼睛,感受到作者悲悯的情怀。《凡卡》的表达方法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