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解读,仍是困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以教学教材经典篇目《狼》为例指出,不能盲目教条地从“本本”出发,完全依照教参解析课文内容,用“人本位主义”的惯性思维,目的性地给狼冠以恶名,抹杀学生对事物本身真谛的探究,这样的教学缺乏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学生物实验正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现阶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变得更加开放、灵活,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惯性思维的影响,教材教程编排的缺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地区环境条件的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教师仍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主题班会由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缺失、班主任教育意识的水平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异化现象。本文通过对主题班会异化现象的举证,剖析其原因,试图找出解决主题班会异化的解决策略。结论认为,主题班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课程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结合教材,参照实际,通过学生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取信息,从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1探究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它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强调了自主性及探究过程,淡化了教师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2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它要求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测量与统计,同时查阅大量的资料、信息,设计方案步骤,比较分析数据等方法,综合推理以得出结论。1.3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校推行了"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生本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认可,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那么,针对一直以来困扰着教师们的班级管理问题,如何把"生本教育"理念转变为生本管理模式,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呢?笔者所带班级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