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老师以"下水"文作示范指导学生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以为用此法一题多做.指导学生写好同一类型的文章,让学生掌握其规律,一个类型一个类型地突破,当更有意义。这一点在我指导学生写淤记散文方面得到了验证。一、师生同团,一题多做的具体做法学习了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之后,我就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登我市城区最高的一座山峰──虎头山。登山前,即布置了认真观察景物,写一篇题为"登虎头山记"的游记散文。归来后,为了很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我便根据不同的立意,一连写了三篇(登虎头山…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附录所选唐代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历来被视为边塞诗之佳作。可是对“月黑雁飞高”一句的解释众说不一。武汉大学中文系编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说是雪夜追敌“惊起宿雁高飞”;吴熊和等人编著的《唐宋诗词探胜》中说“月黑之夜,雪云低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仅以教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怎样把比较法运用于单元教学和作文指导。一、通过比较,认识托物寄意抒情散文的特点及写作规律。根据本单元确定的“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的教学要求,精讲了《白杨礼赞》之后,在同学们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基础上,在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各篇的体裁、手法、主题、结构线索、表达方式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了本单元各篇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4.
笔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七根火柴》一课时,曾问同学们:“那六七根火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但为什么无名战士和卢进勇却郑重其事地,用异样的声调一根一根地数着‘一,二,三,四……’,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呢?”同学们的回答是:“这六七根火柴太珍贵”,“它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种”,“它可以拯救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我又问:“能不能删掉一根一根数的情节,把‘一,二,三,四……’改成‘七根’火柴呢?”同学们的回答当然是“不能”。是的,这简单的“一,二,三,四……”,数出了七根火柴的珍贵,数出了红军战士对这七根火柴的珍视,数出了那无名战士的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