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讨了意识与二语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意识在语法、词汇、阅读、语音、隐语等方面对外语学习都有促进作用。没有意识的外语学习是机械的;没有意识的外语学习效率是低下的。但是,在外语教学和学习研究及实践中,意识的这种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应该加强培养学习者的意识,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科技英语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但科学技术英语语体的语言结构同文学艺术英语语体的语言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必要对科技英语的特点加以研究。 一、虚拟语气的出现。虚拟语气,是有关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它是区别说话人对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采取何种态度的动词形式。在某些科技产品的使用及操作说明中,为了提醒操作人员要注意的事项,通常使用虚拟语气,表达一种婉转的口气,以便提出要求、命  相似文献   
3.
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人们目前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归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人们各项语言知识的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4.
二千年误解的消解——对古典隐喻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里士多德和莱考夫是隐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一般认为他们各自的理论是相互对立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两种隐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则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和莱考夫的隐喻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知是两种隐喻理论的共同基石。亚里士多德关注的主要是语言表达过程中隐喻的修辞效果,而隐喻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因此,隐喻既是认知的,也是语言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