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现代汉语中,有这样-种格式非常普遍,如:老百姓说,全村穷就穷在这干石山上.(人民日报2002年).宛新政(2006)将这种格式归纳为"v就v在P"格式.经过检索我们发现:赵静贞(1986)、胡习之(1989)的文章是最早讨论这种格式的,但偏重于句法方面:此后宛新政(2006)比较完整地解释了这种格式,从概念域的角度对它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修辞是现代汉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修辞章的教学内容陈旧、狭窄,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不讲解、学生不重视"的实际现状,从教学态度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教学态度的重视三方面进行改革将会对修辞章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被XX"是近来网络流行结构,从语义特征来看,"被XX"中的"XX"是非自愿的,非可控的,"被"具有"不是自己意愿"的含义,最先进入这种结构的是动词,后来在语法的类推作用下名词、形容词、数词也进入了这种结构;从语义功能上看,"被XX"用来表明"XX"不是自愿的、从语义上来说都是不好的,是说话人不愿意或不想、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从语用认知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凡是"进行了分析.语用上,"凡是"一般用在句首、句中大都有"都、总、就"等副词与之相呼应,"凡是"所在小句后面一般都有停顿,在书面上用逗号与后续小句隔开,大都有突显话题焦点的意味.从认知角度来看,"凡是"所在整个句子体现了语言的主观性,即表达说话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的观点、态度、情感."凡是"的这一特点在法律、通知、公文等应用语体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现代汉语中"要不1"和"要不2"的句法,语义差异,同时比较了"要不2"和"要么"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