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写作素材是为了达到特定写作目的而选用的材料。同样的素材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上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在写作实践中,一方面,学生素材的积累还很薄弱,面对话题,时常觉得“无话可说”;另一方面,对于素材的认识和运用,学生往往陷入误区,认为一则素材只为一个主题存在,只捕捉到素材的表层意义,却不能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素材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在作文教学中这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所突破呢?笔者通过对今年百余篇高考优秀作文的分析整理,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着不同的作文话题,各地考生选材却趋于同一…  相似文献   
2.
写作素材是为了达到特定写作目的而选用的材料。同样的素材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上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在写作实践中,一方面,学生素材的积累还很薄弱,面对话题,时常觉得“无话可说”:另一方面,对于素材的认识和运用,学生往往陷入误区,认为一则素材只为一个主题存在,只捕捉到素材的表层意义  相似文献   
3.
话题一古时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3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高兴极了。可是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3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法,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问题都回答不了吧。最后,一位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3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出来了;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颔首,答案正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师,曾当众表演移山。他一会儿到山的南面,一会儿到山的西面,一会儿到山的北面,一会儿到山的东面,然而,大山皆纹丝不动。最后的结局是:大师走进了大山。大师说:世界上没有移山之法,既然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改变不了“山”的位置,就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才是大师真正的移山“大法”。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请以“改变别人与改变自己”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写作导引]世上本没有移山之法,唯一能移动山的方…  相似文献   
5.
鲍义 《记者摇篮》2010,(9):20-20,19
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新闻媒体内容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的“新闻爆料”、“独家新闻”成为提升新闻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增加卖点的“良药”。隐性采访是一种获取“有价值”新闻的重要手段,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行业中被广泛使用,与公开采访相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