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特殊教育》引领现代特教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遇《现代特殊教育》大约在1997年,我工作后的第二年:某天,几个同事拿了一期刚收到的杂志在校园里谈笑风生。出于好奇,我过去瞥了几眼,而后喃喃自语:"哎,俺何时也能在上面发篇文章呢?"那颗理想的种子便在我的心田播下,它生根了、发芽了,但却接连几年没有开花结果。2001年,我教聋班五年级语文。又是一次偶然,笔者有幸在杂志上拜读到上海季佩玉老师的文章《低年级句子教学浅说》。文中,季老师理论结合实例,对聋校各类句子教材的教法策略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汶川大地震灾难深重。同事的孩子原在甘肃天水上学,为避难来山东借读已有一段时间了。最近要回甘肃参加期末考试,由于那边的学习进度比我们山东快,为不耽误功课,今天一早同事便请我帮忙——给她上六年级的女儿补补课。  相似文献   
3.
曾经亲历个笑话:姨家要上初中的表妹突然郑重问我:“哥哥,你姓什么?”“我姓鹿。”“不对呀?”表妹一脸疑惑。“怎么不对?”我诧异道。“我大姨(笔者母亲)姓林,你怎么姓鹿呀?”此言一出,让正在做活的姨哈哈大笑:“妮子你傻呀,我也姓林,你怎么姓殷呢?”“哦,原来孩子要跟爸爸姓的呀……”表妹正色着,却弄得我在一旁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李欧·李奥尼的一则儿童故事<鱼就是鱼>.故事讲的是:有一条鱼,它很想了解陆地上发生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而无法实现.后来它与一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跳到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鸟、牛、人.鱼则根据青蛙所说,对每一样事物展开想象,但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为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  相似文献   
5.
今天指导学生阅读<我们的老师>,这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了杨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事,意在表现杨老师是一位一心为工作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6.
今天指导学生阅读《我们的老师》。课文讲杨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事,意在表现杨老师是一位一心工作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7.
《秋天》是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段话是写大雁迁徙景象的:“天空里,一群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备课时,笔者只知道大雁是候鸟,每年都要迁徙,却对它们为什么要保持严密规则的飞行队列则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8.
真教研,是相对于“假教研”、相对于教育科研的“假、大、空”而言的。如此表述,不是说当下特殊教育没有“真教研”,而是因其数量少、进展慢才呼唤之。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内的隆基音乐学校有个做法挺特别。就是把学习不同乐器的孩子组合成一个乐队.先让他们共同演奏一个小时的交响乐.然后再分组练习。学生们乐此不疲,追问缘由,答日:“很喜欢听其他乐器不同的声音,有意思,很好玩。”天真的回答让人为之一震:作为教育者.我们会否关注孩子们的类似感受,能否包容教师的多样化教育行为呢?  相似文献   
10.
鹿崇涛 《教书育人》2013,(12):80-80
哈佛大学内的隆基音乐学校有个做法挺特别,就是把学习不同乐器的学生组合成一个乐队,先让他们共同演奏一个小时的交响乐,然后再分组练习。学生们乐此不疲,追问缘由,答曰“很喜欢听其他乐器不同的声音,有意思,很好玩”。天真的回答让人为之一震:作为教育者,我们会否关注孩子们的类似感受?能否包容教师的多样化教育行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