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推进,数学教学注重联系生活,让很多易使人感觉枯燥的数学知识焕发出生活的气息,这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总是要挖空心思地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当铺天盖地的生活情境席卷而来时,也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音符"。主要是:其一,生活情境中的非数学因素,大大干扰了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的发展。入世以后,我国面临的最大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中央提出人才战略。而基因工程等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所以,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就要以开发人的智能、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奠定基础作为自己的目标。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应包括人的道德规范、创新品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人格化教育强调一切教育、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成为一种具有创新品质、奉献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列入学校课程,它作为一类新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与以往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均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光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实施流程、评价方法上表现出来,也会在课程管理上表现出来。这就对我们实施这一课程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我们更多地要从原来的静态管理走向动态管理、从统一管理走向分散管理、单纯的校内管理  相似文献   
4.
探究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从现实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接受性学习一样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下面就是在情境——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总结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的实施要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从三会的角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思考与设计教学。要注重情景对比、注重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注重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沟通,从而整体把握教学,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实现素养导向的课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