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喜如 《文教资料》2008,(33):103-10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传统型教育管理的弊端、创新教学管理的必要性和创新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它以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高度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人性化、主体化、个性化的“人道主义”教育。因此,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教育改革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存在主义师生观对我们构建当代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喜如 《文教资料》2008,(32):104-10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探讨了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并归纳出九种达到此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克服传统社会本位德育理念存在的缺陷,而推崇人本德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在人本主义德育视阈下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理解基础、人文关怀和以生为本三种新理念,贯彻民主性、个性化、自主性、开放性四原则,可以通过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在教育渠道上注重理论与实践养成的结合这两个途径来实现,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性变革阶段,学校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使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德育目标的设置更是学校德育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通过对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异同的比较分析,有助于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置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