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日本近代国语学者山田孝雄使用语言同化观分析受古汉语深度影响下的日语。其语言同化观与国体论、国语观组成一个整体,是在与欧化思想、尊崇汉学思想对抗的社会背景里,以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其语言同化观只能将汉日语言接触研究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2.
对日语古典语法测试项目使用的古文今译多项选择题进行探讨,阐述以下内容:(1)在译文多项选择题的命题中,常常出现双重评判标准和选择项中有多个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评判译文标准的不确定性。(2)我们可以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原则建立教学翻译的评判标准;教学翻译有区分合不合适的标准,合适的教学翻译又有区分一般和高质量之差的标准。前者可应用于语法测试,而后者应用于语法测试时会引起诸多问题,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新观点认为,古日语表示女人的wonna是同样表示女人的先秦音*■ol-na、汉代音*■oi-na的原语。但古日语音wonna产生的时期晚于先秦、汉代。笔者认为该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需要从语义与文体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使用频率、结构和意义用法,对日本明治时代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连用中顿形使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明治时代作家的作品在使用连用中顿形上形成一个在固定结构上使用频率由高到低、语义与结构受限制由大到小的梯度;(2)连用中顿形的使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使用原理——匀整性原理和多样化原理;(3)选择不同使用原理的动机在于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4)从语义与文体的交点对连用中顿形进行考察可以更好地把握语义的动态。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的使用规律时,以往的研究没有深入考察语义与文体的关系,甚至出现轻视文体重要性的倾向。但是,对近现代小说语料中的日语动词连用中顿形的历时考察结果显示:语义与文体密切相关。在语义上,先行义取代并列义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法,语义由并列义朝先行义、附带状态义方向进行的引申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在文体上,严谨体.疏放体与书面语体.口语体这两种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文体对立发生单一化,前一种文体对立势力减弱,后一种继续存在。语义扩张与文体变化相辅相成,两者处于共变的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6.
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比较日语的“V-終わる”和汉语的“V完”式的异同。首先,从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使用、两种表达方式都不能使用以及汉语动词有“V完”式而日语动词没有“V-終わる”这三种情况,考察了两种表达方式的构词在动词的语义特征上具有的共同点和差异。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句法、语义考察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从整体上看,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的“V-終わる”的实现更多地在构词层面上进行制约,而对于汉语的“V完”式的使用更多地在句法、语义上进行制约。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得到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日语“スル前”和“シタ後”复句的时间性质,分析了两种从句内的体的意义构造在界限性方面的不同的体现,以及它们的变异“スル前から/まで”和“シタ後から/まで”复句的时间顺序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对日语古典语法测试项目使用的古文今译多项选择题进行探讨,阐述以下内容:(1)在译文多项选择题的命题中,常常出现双重评判标准和选择项中有多个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评判译文标准的不确定性。(2)我们可以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原则建立教学翻译的评判标准;教学翻译有区分合不合适的标准,合适的教学翻译又有区分一般和高质量之差的标准。前者可应用于语法测试,而后者应用于语法测试时会引起诸多问题,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日语教学语法和日本学校语法之间的关系属于承本性的关系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日语教学语法的结构,指出中国日语教学语法由五个部分组成,并具体阐述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