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读李华章的散文《历史的丰碑》,确实能给人一种不忘历史、缅怀先烈、积极向上的力量。 李华章出生在湖南,他称自己为湘西的儿子,对故乡这片热土一往情深。这些年来,他不断思索,辛勤耕耘,写下了一组清新自然、反映故乡人文风貌的散文,并命名为《湘西恋》,《历史的丰碑》便是其中的一篇。此文毫无夸张与矫饰,如实地为读者叙说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人文景观。即,座落在湘西芷江县城郊七里桥的一座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受降纪念坊”。据文中介绍“这是国内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仅有的纪念建筑物”。 文章开头,作者就回顾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灾  相似文献   
2.
“托物言志”的散文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致力挖掘“物”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多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另一种是以“物”为线索,通过描述与“物”有关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考。以写“树”的散文来看,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属于前一种写法;刘耀仑的《白果树湾的回忆》(载《少年世界》91年2期)属于第二种写法。《白杨礼赞》众所周知,对前一种写法的论述也多;本文主要刘耀仑的以《白果湾的回忆》为例谈谈第二种写法。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学习中,认真地指导学生阅读注解,对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一般在读完课文之后,视文中的注解多少,可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读注解分为础步:自读、自析、自注。第一步自读。先要求学生通读文中的全部注解,看看一共有多少个。弄清哪些注解介绍了课文的出处、写作背景、者作的简单情况,哪些注解与课文三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有关,重点的词句、引文是怎的解释的等等。通过自读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步自析。先要学生运用学过的基样知识为注解分类。语文教材中的注解一般包括:题解、名词注、动词注、形容词注、专有名词注、生字难字注、字的变音变形注、成语短句注、引(?)诗文注等等。分出类别之后,再引导学生考虑分析注解的注法和解法。其中有些是全注,有些不全注,有些只注不解,有些则既注又解。通过辨别分析,学生对有些注解还会进一步查阅资料,去证实,一旦发现问题就会产生质疑,这对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利的。第三步自注。自读自析完了之后,教师可另选一些类似的篇目,让学生课后自注。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去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为新篇目作注。学生有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例如,读《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注解,安排20  相似文献   
4.
供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命题作文一般都规定了明确的论题,论点或论述范围,而供料作文则要求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提炼论点。因此,供料作文除了遵循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维规律,还必须选择一些最佳的分析掌握材料的训练手段,以此促进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经过摸索,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从容不迫”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回忆道:“我尝问鲁迅先生,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最喜欢哪一篇。”“他答复我说是《孔乙己》。”“何以鲁迅先生最喜欢《孔乙己》呢?”其“好处”在于“作者态度的‘从容不迫’”。(《鲁迅先生二三事》)好一个“从容不迫”!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艺术描写最高的境界。我想,如果我们对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动机,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的话,对他的“从容不迫”就可以体会得更为深切。《孔乙已》到底是为什么而写的呢?统观全篇,联系到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以及他所处的社会情况来看,我认为,《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作者提供的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