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艺术教育有不同类别,本文将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定位为与普通艺术教育的关系.普通艺术教育的全部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全部并非只是普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才不会造成它们之间的错位.同时,笔者建议将审美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统称为艺术审美教育,从而使普通艺术教育的美育作用得到克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社会艺术文化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以及钢琴教育规律,提出了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并以此为依据,从教材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钢琴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角度 ,提出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 ,还要注意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从而使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必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均衡发展。对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主要通过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 ,依据音乐艺术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及工科学生的特点 ,对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培养来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而使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必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均衡发展。对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音乐艺术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及工科学生的特点,对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培养来体现。  相似文献   
5.
黄蕴兰 《高教论坛》2005,(3):157-160
音乐审美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当代意义首先体现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根据音乐的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以及目前大学生普遍音乐素养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培养音乐基本感受能力起步、创设多元音乐文化对话环境、努力引导学生领悟音乐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做法,使理工科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人文精神也逐渐生成。  相似文献   
6.
审美生存是人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互动与统一的本体性存在,它体现着人的创造、超越、文明和智慧的精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于人生困惑中的当代大学生要想在现代社会有所作为,就必须学会审美的生存,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荣辱苦乐,走向人生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工科院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提出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从而使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所必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均衡发展.对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据音乐艺术和音乐教学的规律及工科学生的特点,对联想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培养来体现.  相似文献   
8.
黄蕴兰 《高教论坛》2009,(9):120-122
本文以西部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十年建设为例,论述其重视"基础建设"与"功能展示"的主要做法以及它们相互交融所带来的良好效果,认为这是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生存与发展的有效经验,是地方工科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