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试论高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高职院校应用外语专业课程的优势与特色出发,结合应用外语专业的建设实际,论述了如何加强应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势和特色,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有相关学科专业技术知识的,具有广泛的、跨行业知识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措词的特点,并讨论如何在英语写作中遣词确切得体。  相似文献   
3.
以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需求分析的内容、方法及其对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作用,使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群的"零距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现行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相关的现代英语教育理论,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并采用课堂录像的方法,对“学生主体”教学模式课堂中师生各自的话语量、师生语句的类型数量在一节课(40分钟)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学生主体”课堂模式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际和意义协商的机会,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数午来英语精读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从高职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探索培养高职学生应用英语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推动高职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写作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此, 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为出发点,对学生在英语写作测试中暴露的弱点进行剖析,对今后英语写作教学 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开发思路。提出以应用翻译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设计、创建与课程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师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实践过程的学习机会,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理论类多和技能类少的现状,分析高职英语翻译教材在职业能力培养及企业和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建议高职英语翻译教材的建设应突出直观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加强实际技能训练内容,使教材开发与翻译职业技能考证标准相衔接。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翻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该课程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仍不突出,且存在着翻译教材创新不足、实际教学与翻译业界脱节、教师复合能力欠缺等问题。应该强调应用翻译研究与应用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翻译教学实质;积极创新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实际技能训练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双师型"翻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翻译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