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向国内外从事和关心茅盾研究的读者介绍我国及国外的茅盾研究学者的简历,本刊约请了部分中国和日本的茅盾研究学会会员提供了自己的简历,现发表出来。今后还将介绍其他的茅盾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2.
巴金具有很高的外国文学修养。他曾经说过,“在所有中国作家之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在给巴金以影响的外国文学中,除了法国文学外,就要算俄国文学最为突出了。一九七九年五月,他在回答法国《世界报》记者提出的“有哪些外国作家对你来说是重要的?”问题时说,“俄国作家如屠格涅夫、托尔斯泰”。一九八○年四月,巴金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六年二、三月间,“四人帮”公开抛出推行已久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迫不及待地妄图立即打倒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党政军革命领导干部,实现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也正在这时候,一贯打着学习、宣传鲁迅的幌子,替“四人帮”制造篡党夺权舆论的石一歌,通过肆意歪曲和篡改鲁迅关于“同路人”论述的卑劣手法,竭力为这个臭名昭著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拼凑“理论根据”,把斗争矛头直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老干部,从而彻底暴露了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动面目。  相似文献   
4.
一个在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大作家往往善于“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茅盾的小说创作,从总体上来看,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的,在“分析现实描写现实中指示了未来的途径”。但是,茅盾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并不是封闭而是开放的,它很注意有选择有分析地吸取其他非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中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大夜弥天的黑暗的中国,鲁迅以普鲁米修斯盗火的革命精神,冲破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重重障碍,向中国人民热情介绍苏联早期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他在《答国际文学社问》一文中曾经说过:“我看苏维埃文学,是大半因为想绍介给中国,而对于中国,现在也还是战斗的作品更为紧要”。鲁迅在这里所说的“战斗的作品”,也就是指那些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文学创作,如《铁甲列车》、《毁灭》、《铁流》等。其中,《毁灭》是鲁迅经过慎重选择后亲自翻译的。这部由法捷耶夫于一九二五——九二六年写成的长篇小说在苏联问世后,曾被看作是“无产阶级文学前线上的胜利”,(V·弗理契:《关于  相似文献   
6.
茅盾毕生十分重视对外国文艺思潮流派的研究和介绍,他将它看成是“取精用宏,吸取他人的精萃化为自己的血肉”,从而达到“创造划时代的新文学”这一根本目的所不可缺少的步骤与方法。早在新文学运动初期,为了寻找并提供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思想武器,他就以“穷本溯源”的态度,对欧洲自古典主义以来的各派文艺思潮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并根据中国社会与文学发展的具体情况,开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了介绍。茅盾早期对外国文艺思潮的介绍,以“重人生”的写实主义(也即批判现实主义)为主,这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要接受外来影响的。我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的兴起和成长,当然也曾从外国进步文学中吸取过养料。标志着新文学运动伟大开端的“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的,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就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做了大量工作。研究这一阶段鲁迅译介外国文学的情况,不仅有助于当前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开展,而且通过这一特定的侧面,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鲁迅前期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怎样全面地正确地研究茅盾,对他一生的伟大业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他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学史上应排上正确的位置,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 过去对茅盾研究和评价,有很不公正的地方。 例如,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严重白色恐怖之下,被迫逃亡日本,后来即失去党的组织关系。有些“左”的人物,对此多所非议;甚至对他真实地描写大革命的《三部曲》,也横加非难,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公正的态度。 近年又有一种偏见,认为茅盾的作品,尽是政治说教、缺乏艺术性。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不是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9.
一鲁迅在他光辉的战斗一生的后期,除了以极大的革命热情译介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外,仍然十分注意向读者介绍世界被压迫民族文学和十九世纪俄罗斯进步文学。这不仅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从文学的社会作用这一角度考虑的,而且也着眼于艺术技巧上的学习和借锰,以促进中国革命文学创作的茁壮成长。在当时鲁迅所介绍的弱小民族文学中,西班牙现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茅盾研究貌似“沉寂”,而实质上却渐趋深化,蕴含着突破的新机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筹划和准备,《湖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郑重推出了整整一厚册的“茅盾研究专号”,发表了二十余篇选题各异,具有一定质量的茅盾研究论文和资料,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它对今后茅盾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