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外祖父杨延玉先生是老同盟会员,福建省工程界的元老。他有三个姐姐,伯父的女儿杨福慈因年幼丧母,也跟外祖父的母亲生活。后来她嫁给谢葆璋,生了冰心。 杨廷玉在唐山路矿学堂读书期间,谢葆璋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每年暑假他都到烟台度假。他是冰心这些孩子们最喜欢的小长辈。冰心在《我的童年》里写道:“小舅舅是我们这一代最欢迎的人,他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什么洪承畴卖国啦,林则徐烧鸦片啦等等,都讲得慷慨淋漓,我们听了往往兴奋得睡不着觉;”“小舅舅每次来过暑假,都带来一些书,有些书是不让我们看的,越是不让看…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包拯,经过民间的创造,成为小说、戏曲作品中的活跃人物,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清官形象。研究包公等清官形象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分析和评价古代以公案侠义为题材的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编写新的以清官判案或以侠义武打为题材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北宋微宗年间的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只有零星的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说话”艺人喜爱的题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了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说话”名目,如《青面兽》、《花和尚》、《武行音》等。它们还是各自独立的故事,尚未成为一个整体。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为我们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主要写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件事,末尾提到张叔夜招安,宋江征方腊,封节度使。这表明“水浒”故事从独立的短篇开始联缀成一体。元代出现了一批“水浒”戏,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六种,如《李适负荆》等。  相似文献   
4.
历史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历史上记载的宋江起义既于史有据。又十分简略,给历史学家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麻烦。可是对文艺家来说。却提供了方便。不必受史实的束缚,想象虚构.自由发挥。其次。宋江起义既反对政府。后又投降朝廷,去镇压方腊起义.而且。经过宋、金、元这段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期才创作成书。这为《水浒》创造了一个可以多元创作和评论的广阔天地。一个可以生存、传播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是诗歌和散文,而小说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闲书,因此,古代小说研究直到宋末元初才起步,还处于萌芽状态。小说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在本世纪逐步创立和发展的。古代小说研究成绩斐然,蔚为大观,并形成世界性的影响,是本世纪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名著续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常见的文化现象,尽管续书总体上都没有达到或超过原著的水准,但续书现象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笔者认为续书研究有如下价值:首先,续书作品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往往起到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其次,续书是由原著本身的影响所致,研究续书实际也是对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历来褒贬不一。毛宗岗称赞《三国演义》有“三奇”,又可称为“三绝”即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奸绝”。而近人则认为这正是《三国演义》人物描写的缺点,“三绝”是道德类型,人物是类型化而非个性化的。其实,毛宗岗是有艺术眼光的,《三国演义》里写得最好的的确是诸葛亮、关羽和曹操。刘备是“仁君”的典型,张飞则是鲁莽英雄的代表,但是,刘备纯粹地“仁”,张飞一味地“莽”,缺少独特的风采神韵。在《三国演义》之后的作品里,可以看到类似的人物。而诸葛亮、关羽和曹操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袁绍等人,并非绝对化,是与“才”敌为“不才”,与“不才”敌则又是“才”者,因而是个性化的典型,似乎比“三绝”更成功。实际上,袁绍性格虽较复杂,更接近历史人物的原型,但并非成熟的个性化典型,其艺术魅力难与诸葛亮、关羽、曹操相匹敌。  相似文献   
8.
明代建阳坊刻通俗小说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到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才大繁荣,大发展.而建阳书坊是当时最主要的印刷中心,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建阳书坊为追逐利润,同时也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需要,让小说更有效地承担起教化的任务,他们出版了明代三部名著的删节本或文简事繁本.但是,在这个深受理学影响的地方,他们在出版书籍时,还坚守一条道德的底线,没有出版<金瓶梅>和正在热销的"艳情小说".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而对待功名富贵的态度是人性的试金石。作者又用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写出真实的人物,至今人人还是可以"取以自镜"的,因而,《儒林外史》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和枝忠是很有缘分的。我们是同学、同乡、同行,还有一个相同的经历,我们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都在西北(我在兰州大学,他在银川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十多年,然后回到家乡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