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山谷词至贬蜀中时为之一变,至羁管宜州又一变。对山谷在宜州所作词的研究历来薄弱,殊不知词是山谷宜州贬滴生涯的文学创作之代表性体裁。其中《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既是其宜州词之代表作,也是其一生词作之代表,最体现其晚年心境。从此二词中可见出,去国十年不断地强化和深化了他的幻灭和孤旅情怀,使他产生无奈,无助与无人解语的孤寂心境。这种心境有精神上无归之漂泊感,自伤的失落感,也带遗世独立之想。总之,这是山谷一生中的特殊时期,对人生之感悟已臻于深切,在落寞与孤怀的情感征状中,伴有深深的宿命感。这时的词确实体现了前贤所说的“苍老”的特征,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故事     
引子:谁的记忆里没有文字?我们现代人,从一懂事起,就开始认字、读书,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还要上大学……直到二十来岁,书总算读完了,跑到社会上去,辛辛苦苦找一份职业,挣钱养命。——这是一种什么生活呢?简单的说,这就是一种文明的规矩所给予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诗情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柳宗元柳州计作进行研究,指出在柳州,柳宗无真正发乎本心的创作只有诗,而这也使柳宗元成为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从永州到柳州,对于柳宗元来说,是从文到诗的转变,是从永州时期的政治情感、文化情感中走出来,进入现实情感,从而形成了柳州诗作最集中的风格--郁结。  相似文献   
4.
中医应该成为一种生命觉悟!获得这样的觉悟的最好办法,就是回到中医的理论本原上去重新审视、理解和感知。而《中医图画通说》则恰好是在这方面用了功的。  相似文献   
5.
我时时有这样的感觉:民国人物比我们今天的人要牛气得多。大概在那时代,真正碰上了一轮王纲弛纽的乱世,士人心里似乎都很明白,自己要做自己的主,因为不再有人给他做什么主。所以那时候的人,仿佛都有一种亲手打造新世界的自信力在。唯其有了这种自信力,其精神气格才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从《影的告别》的形象方式中,提炼出鲁迅《野草》的“反顾的算式”这一独特笔法,并将这一笔法用于鲁迅的精神世界的分析中,指出《野草》时期鲁迅内心的独特矛盾。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棵被当地原住民视为地标的树,多少年来,人们行走在旷野中,就是凭借它找到自己的家。树死了,许多人从此再也找不到家园。这无异于一场谋杀! 我看到,这也正是中医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对清末词人王鹏运的六首词作了较细致的说解,绎出半塘学辛,幽默不足;推尊词体,功在椠刻;庚子诸词,意境孤寒等特点,并从字句分析上探讨了王鹏运的一些创作心理与继承.  相似文献   
9.
从临桂词入手,上溯了常州词论“寄托”说的流变与发展,提出清季词论主要是在周济“专寄托不出”的界面上创意和发挥,而临桂词派的理论代表作《蕙风词话》是这种发挥的巅峰。同时,常州词和临桂词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都与桐城文有着血脉关系。词论的“寄托”说和桐城的“义法”具有同源关系。而临桂词人.则是“岭西五家”这些晚清的桐城文人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