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碳纤维薄板增强混凝土三点弯曲缺口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粘贴长度的碳纤维薄板对混凝土的切口尖端应力场及界面处的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粘贴长度将使切口尖端的应力集中降低,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得到提高,过长的贴板对应力控制作用不明显,在混凝土底部出现新的宏观裂缝导致试件破坏。  相似文献   
2.
多目标最优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多目标最优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方法,并将多目标最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械牛头蚀床传动机构的设计当中,通过分析牛头刨床各目标参数间的几何关系,建立了牛头刨床多目标最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用分层序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并求出各分目标的解,得到整体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推导刚体平面运动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另一种方法——解析分析法,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合成法相一致,为理解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一般非对称截面梁的弹塑性弯曲变形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分析得到了一近似种求解方法。提出非对称截面梁在荷载作用下其中性轴的位置随梁上作用弯矩的变化是线性变化的,并可通过公式确定,经过验算可知,由此公式求得的结果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碳纤维薄板补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采用改变碳纤维薄板粘贴长度、梁的缺口高度和配筋率等参数,对加固梁的界面破坏形式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界面的剥离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知识结构的迅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理工科理论力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力学建模和数学建模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撞击损伤特性研究是防护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临界破裂速度下,对薄钢板在不同圆锥角的圆锥形子弹正撞击下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当圆锥角小于110°时,板为穿孔型破坏;当圆锥角大于110°时,板为冲塞型破坏。基于实验结果,应用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模拟了子弹撞击薄钢板的过程,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LS-DYNA程序数值模拟预测薄钢板撞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积极开展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旨在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充分贯彻双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对课程教育体系进行深度改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在素拓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共制定了16个素拓项目,其中包含12个必修素拓项目、4个选修素拓项目,每个素拓项目均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通过双体系培养方案的建设,为本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