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代数》第三册第96页第4题: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写出每排的座位数m与这排的排数n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第二排的座位数是20+1,第三排的座位数是20+2,…,第n排的座位数是20+(n—1).于是m与n的函  相似文献   
2.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实际存在的、可由题设条件分析得出的已知条件。如果忽略隐含条件,就会对问题一筹莫展,或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折纸问题在中考试题中屡见不鲜.它体现了新大纲“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精神,其题型源于课本而活于课本,其图形新颖精巧,和谐对称,给人以数学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5.
6.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例 (习 )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例 (习 )题教学中的辐射式思维就是把数学知识灵活地散射到相关的问题中去 ,以达到活学、活用。在教学中 ,我们应善于以例(习 )题作为学生思维的“生长点” ,对原题的题设条件和结论进行多角度的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