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文章介绍了湖南大学实施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强化精品课程建设 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大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课程建设以来,以平台课程为重点,突出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构建三级平台课程体系,强调平台内课程的横向联系和平台间课程的纵向渗透,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为目标,以点带面加强课程建设,无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是省级精品课程都建立在广泛进行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平台 模块”的金字塔型课程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广阔空间在传统人才培养中,实行的是“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式,反映的只是基于学科层次的知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人才培养的规律。人才培养应…  相似文献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为新理念,以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为新方法,以有效推行大学生课外科研计划为新载体,以创办李达学院为新平台,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湖南大学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树立培养交叉型人才培养理念入手,着重介绍了两个典型案例:一是依托重大科研项目"中气计划",建立跨学科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团队:二是发挥软件学院与设计艺术学院的优势,设置跨学科专业--数学媒体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宽,建设一流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建面向全校学生的交叉学习实践的大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研究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质量与素质要求、考察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创新教育状态和解读创新人才培养诸要素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研究型大学应当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既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校优秀课程的建设。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掘校际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整章建制,突出特色,监督管理,建立校际选修课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强化选课和学习指导,完善校际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优质资源共享,建立校际共享文化。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的教育思想,本文介绍了湖南大学修订培养方案的理念、要求和特点,以及在新的培养方案引领下,湖南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圆筒形件拉深是冲压的常用工序之一。对不能一次成形须多次拉深的工件,其工艺计算复杂,一直采用"试凑"的半经验算法。利用交叉学科知识建立圆筒形件多次拉深计算的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对多工序拉深变形程度的分配更加均匀,避免了某些工序富余较多而某些工序负荷有趋近或超出极限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课程微观结构的研究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研究微观结构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课程”的定义有多种 ,本文所指的课程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 ,包括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 ,也包括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课程领域 ,对于“结构”一词存在着不同的用法 ,通常是指在某一课程总体中各类课程的比例 ,比如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等。此外 ,课程结构也可以指课程从宏观层次到微观层次的呈现方式 ,比如一门课程是怎样从基本目标逐渐具体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显示 ,关于课程结构在微观层次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16所国内外一流大学图书馆进行调研,从特色资源服务、学科服务、空间服务、用户教育、教参(课程)服务、其他服务等6个方面进行描述与分析,提出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立足根本、打造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服务布局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