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027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10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843年   1篇
  18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探讨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其中包括尝试性阐述了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以及开发应坚持的主要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读者网上文献荐购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采访工作中开展读者网上文献荐购的意义,介绍了文献荐购的几种方式,并对如何有效地控制文献荐购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众图书馆意识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明了公众图书馆意识调查运行状况、被调查人员职业及各个职业人数状况、这次调查的对象、涉及的年龄段与使用图书馆年龄高峰期、分析15个行业的调查数据,了解到公众对图书馆的意见,知道了图书馆应该拓展的服务、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文电子病历的分词及实体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本研究对中文电子病历分词与实体识别的探讨与实证较好地完成了医疗数据的信息抽取任务,对今后医疗大数据在语义层面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首先融合权威词表、官方标准、健康网站数据及其他医学补充词库构建了词语数量级达到10万的医学词表;然后对电子病历的字段进行分词,对比了jieba工具、导入词典后的jieba、无监督学习及AC自动机4种模型的分词效果;最后,以自动分词和人工标注结果为语料,实现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电子病历实体识别研究,并比较不同实体类别以及不同文本特征下的实体识别效果,选出最优模板。[结果/结论]分词结果显示,AC自动机的效果最好,F值可达82%;实体识别结果表明,"检查"和"疾病"实体的识别效果最好,而"症状"的识别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5.
6.
ABSTRACT

Online learning has become a ubiquitous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and how teachers are supported in developing approaches to teaching online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on becoming an online teacher offered in a blended learning mode at one university in Hong Kong,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offering this typ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blended mode is very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enhanced usage of the university’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a blended mode, teachers are actively engaged with blended learning and were found to make more extensive use of features/tools in Blackboard after they attend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Results support that offer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 blended mode provides teachers with an authentic student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y take guided steps in the teacher’s role in blend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7.
基于阜阳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地调研,选取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了阜阳市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正相关关系,并从农户、金融机构、政府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效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战以来地理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遥感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在分析遥感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遥感技术改变了地理资料的获取手段,使地理信息的获取学的计量化,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对地理学已经产生和即将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Social diversity is now commonplace in many communities in today’s globalised world. This diversity can be seen in any classroom of learners,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ve shown the complex ways in which disabilities, race, ethnicity, gender and social class can determine a child’s opportunity to succeed or fail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like in many educational contexts around the world, teachers are grappling with increasing diversity amongst their students, including teach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 and non-Chinese speaking students (NCS) living in Hong Kong.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ree primary TEFL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re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as inclusive practitioners as they grapple with enacting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 recently introduced into Hong Kong schools. The data are drawn from a small-scale collaborative reflective inquiry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rawing upon a sociocultural and critical framing of identity theory, we trace the three teachers’ identity construction as EFL teachers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We view the role of discourse, self-positioning and social context as key processes in teacher identity formation.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EFL classroom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