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面向21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优化人文地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必要性,论述了地理科学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文地理课程体系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大潮中,深圳具有最好的动力条件,但深圳仍须面对经济高速增长的外援型资源基础,以及“生态包袱”遍及全国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王晓云  丁四保 《软科学》2008,22(3):104-108
根据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原理,以海南省为例,对其经济发展条件与生态系统状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最后,根据区划结果对海南省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进行评述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垂直型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外部性及其内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平军  丁四保 《软科学》2011,25(5):85-90
在对垂直型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协调发展区域外部性的概念、内涵及形成机理,并依据外部性力量源泉将其分为市场外部性和政府行为外部性,其中市场外部性归结为"资源产权"不明晰,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而政府行为外部性归结为"理性人"对"区域利益"的追求及政府纠错行为自身;在此基础上指出明晰资源产权、建立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规范政府制度供给是减少(内化)区域外部性,实现垂直型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朱华友  丁四保 《软科学》2003,17(3):14-18
文章通过对经济带概念的分析,构建经济带的形成和演进理论,认为经济带有等级、层次之分,其时空演进的理论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证长春-吉林经济带的存在性,分析其结构、功能及空间联系形式。作者认为,长春-吉林经济带目前是一个弱经济带,其扩散效应较弱,随着其扩散效应的增强,长春-吉林经济带将能够从整体上带动和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晓云  丁四保 《软科学》2006,20(1):60-64
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失灵和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协调政策失灵这两类政策失灵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认为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区域利益的驱使导致了第一类政策失灵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暂时处于区域均衡拐点以左,以及各区域间经济差异较大和利益关系没有理顺的原因,导致了第二类政策失灵。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成本及其在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内化”自然地理要素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各种要素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作用(正向为能力、负向为成本)平衡结果,表征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认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成本主要为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成本,并对此进行了成本核算。研究表明,这种成本的地域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时间轴上具有累积放大的特点,需要及时治理,并提出了优先进行退耕还草和草原抚育、成本“外溢”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福柱  丁四保 《软科学》2005,19(2):7-10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国内学者在人力资本的内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价值计量与投资、产权与收益分配、利用现状与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