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特许期与政府补贴机制设计是公益性PPP项目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考虑私人方风险偏好,以私人方服务质量作为特许期与政府补偿的决策依据,建立了政府方与私人方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依据私人方在自身效益最大化下付出的努力水平,求出在满足净社会效益最大化时应设置的最优特许期与私人方努力绩效的分配比例,进而得出最优特许期限及政府支付给私人方的最优年补贴成本。最后,引入实际案例,运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政府对特许期与年补贴费用决策的一些反直觉特性,以期为公益性PPP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经济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为基础,尤其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融合视角,提出应构建动态的、激励与约束相容的重大工程顶层治理机制,分析其对重大工程项目绩效的直接效应;引入组织情境与心理状态两个中介变量,讨论组织情境与心理状态对顶层治理机制和重大工程过程绩效的中介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框架.提供重大工程项目绩效治理的新视角,并为重大工程组织行为治理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SYB创业培训凭借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参与性强和实用性强的优势,在地方本科院校落地开花,效果初现,但仍处于探索优化阶段.培训对象筛选针对性不足,培训内容尚未校本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后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必须认真总结培训经验,反思不足,根据学员的需求和特点,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方力量,确立科学的校本化培训内容体系,建设厚理论重实践的师资队伍,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后期追踪服务,以达到培训目标和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具有跨区域分布、点多面广量大、利益相关者多、复杂程度高等情境特征,传统治理理论与手段难以满足实践需求。针对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合力困境问题,在借鉴国外重大工程治理经验基础上,根据网络化治理的核心思想,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理论、协同理论等,从主体维、过程维、对象维提出了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网络化治理体系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多元主体及协同治理结构的构建,以及责权匹配机制、协同联合机制、激励监督机制等复合治理机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下环保PPP项目运营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监管部门在PPP项目运营时职能缺位使得公众的权益受到危害,构建以社会私人部门、政府监管部门及公众为主体的环保PPP项目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策略的影响因素及选择机制,并运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基于理想状态下各主体行为策略相互影响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博弈系统整体具有不稳健性,各主体行为策略受彼此相互影响。降低私人部门运营成本的同时加大外部监管、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上级问责制及技术水平,拓宽公众维权渠道的同时降低参与监督成本能够有效实现多赢。  相似文献   
7.
信息共享是提高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EPC)项目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为基础,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对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控的智能建管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EPC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但是工程实践中存在总承包商信息共享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业主方主导构建的智能建管平台为特定情境,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业主方和总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双方在信息共享激励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进行仿真研究,以探讨不同参数对总承包商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业主方的额外收益越大、激励成本越低,其更倾向于采取激励策略;总承包商积极信息共享的潜在收益越大、消极信息共享的机会收益越小,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信息共享策略;总承包商的智能建管平台应用成熟度和对总承包商的补贴对双方的策略都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业主方应从物质激励和声誉激励相结合、基于智能建管平台应用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激励策略和辅以适当惩罚机制3个维度来...  相似文献   
8.
在初步设计阶段,南水北调工程虽进行了反复优化,但由于其复杂性,在招标设计过程还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在分析招标设计过程设计方和发包方支付与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以双方在设计优化中承担风险责任为基准,构建优化收益分配模型,讨论相关参数的估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所得收益占总收益的34.33%,发包方所得收益占总收益的65.67%;设计方收益为支付的6.90倍,发包方为净收益。显然,这一机制将能充分调动双方优化工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从项目增值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中获取的资料以及相关数据,发掘出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中的29项影响因素,分为外在社会经济环境、项目参与方特征和工程自身特征三大类别,构建工程项目交易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研究表明,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业主是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体,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起核心作用;项目自身特征是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外在社会经济发展是引导业主方进行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要驱动力。而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10.
从项目增值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访谈中获取的资料以及相关数据,发掘出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中的29项影响因素,分为外在社会经济环境、项目参与方特征和工程自身特征等三大类别,构建工程项目交易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模型。研究表明,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业主是进行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体,在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过程中起核心作用,项目自身特征是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基础与前提,外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引导业主方进行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主要驱动力,而工程交易模式创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