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要从教材、课堂氛围、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实施愉悦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何艳芬  张柏  马超群 《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近50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在建国后先增加后不断下降,渐趋于平缓,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开始稍有增加.重点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后得到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吉林省近15年来耕地的变化、转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耕地的面积大于耕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耕地的转移变化类型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变化发生的空间主要发生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和松原两个地区.耕地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转化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优质耕地被占用,新开垦的耕地主要为肥力较差的土壤,导致了全省土地质量下降;通过构建的空间分布质心模型,分别计算了近15年来的耕地分布质心和粮食生产质心偏移,计算结果表明:耕地的分布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而粮食生产质心并没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也间接说明了耕地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讨论了今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英语课程标准》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4.
何艳芬 《东南传播》2014,(12):144-145
本文通过长期值班及检修的经验,结合电路原理图,给出调制功放器的检修过程,力图从机器面板的指示到内部检测,从表现到实质给出发射机一个单元的检修过程。特别是本文结合以往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有理论有依据。对检修过程的描述,其实是检修经验的介绍,也是一次理论的再深入。熟练掌握调制功放器的检修过程,对发射机其它部位的检修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对于发射机其它单元检修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业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使新西兰陷入了持续而广泛的技能短缺,并暴露出新西兰职业教育体系中技能“供应链”不完善的本质,这促使新西兰通过立法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新的法案中,新西兰职业教育将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组建网络技术与技能学院,并创建新型教育筹资制度。新西兰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实践,以及改革中暴露的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应深入听取基层建议,注重企业、社区深度参与优化区域发展,加深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重视对少数群体的职业教育,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实施的公平性,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科学化,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非常重要。从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出发,结合学校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监控机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探讨了在新形式下如何加强毕业设计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黑土资源分布格局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该文从冻层的角度分析了黑土性状特点与形成过程,揭示了黑土资源的纬向分布与冻层存在的密切关系,根据季节冻结层底面年平均温和年平均气温关系式,计算出满足黑土形成所必需的纬度有关的气温条件,从而证明季节冻层决定了黑土纬向的分布。论文从土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北黑土资源的经向分布格局,根据黑土的基本性状反演了第四世纪黑土成土环境,说明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造成了东北地区明显的经向地貌差异,进而影响了土壤形成的植被条件、母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元素迁移和聚集,从而限定了黑土资源经向分布范围。探讨了黑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化肥、农药的污染是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刘志明  晏明  何艳芬 《资源科学》2004,26(5):111-116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我国土地盐碱化的重要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1986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对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15年间吉林省西部的土地盐碱化数量和程度明显加剧.盐碱化土地面积从123.25×104hm2增加到146.83×104hm2,平均每年增加1.68×104hm2,年增长率为1.26%;盐碱化程度加重,轻度盐碱化土地减少35.4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均有较大增幅,分别为79.50%和36.79%,中、重度盐碱化土地已占盐碱化土地面积的75.08%.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在通榆县和大安县.整个西部地区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已占该地区国土总面积的30.80%,区域内个别县(市)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50%以上.草地盐碱化是本区域的主要盐碱化类型,约占整个盐碱化土地的60%,许多草场由于严重的盐碱化已失去利用价值.吉林省西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已经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