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1.
青海省2004年4~5月气温变化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961~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全省气温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2004年4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日数偏少.晴天多,日照充足,人们感觉不到“冷”。而5月偏冷的原因其一是雨(雪)天气过程后,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不断进入青海:其二是大部分台站降水日数和降水量明显偏多、晴天日数少、日照不足;其三是雨(雪)天气过程后.高山和高海拔地区形成了短时积雪,普遍出现了霜冻:其四是近几年5月的气温由偏高阶段转入偏低阶段。2004年5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均比2003年同期偏低,但从40多年来温度的变化看.除个别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异常外,今年5月的气温波动仍属正常。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型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1980~2000年共21年的冬半年青海省寒潮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冷空气活动路径和气候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寒潮天气档案,总结出预报青海省寒潮天气的天气学和动力学的预报指标;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法建立客观、定量的寒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造成青海省东北部地区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及其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纳出了预测冰雹天气的指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青海省2002年春季的沙尘大气为样本,对青海省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春季,青海省共出现了8次沙尘天气过程,与历年同期相比,属沙尘天气偏多年份,其原因是前期我省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地表干燥,土壤墒情差,3~4月中旬,冷空气频繁影响我省,从而导致沙尘天气不断出现,4月下旬以后,出现的几次较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及大环流形势调整,很好地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天气预报质量国家级检验方法,先将2016年8月~2017年9月中央格点指导预报(青海省)最高、最低温度格点值插值到50个站点上,再进行评分检验;针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部分站点部分月份的预报误差较大,说明系统性预报偏差明显;也可以看出,大部分站点在进行系统性订正后可明显提高其准确率;订正方法可基于最优订正值进行订正或滚动订正方法进行订正,最佳方法是利用建立在数值预报和集合预报基础上的MOS温度预报等方法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6.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物质。空气质量指空气的污染水平,它的好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西宁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2002年1月1日到2005年12月31日的逐日空气污染平均浓度值监测资料,结合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和西北区地面资料,分析空气质量为4级和5级时的天气形势,这对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