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的始祖图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做出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会思考。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一天正在到来,而且脚步匆匆。当有一天机器有了思想,它们能像人类一样思考,世界将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宇宙碰撞给地球带来的巨大灾害,令人“谈虎色变”。这种碰撞的概率有多大?人类有办法避免这种碰撞吗?  相似文献   
3.
吕凤珍 《百科知识》2013,(18):18-19
人工智能的始祖图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曾做出预测:未来的电脑可能会思考。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一天正在到来,而且脚步匆匆。当有一天机器有了思想,它们能像人类一样思考,世界将会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吕凤珍 《百科知识》2001,(11):35-37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但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却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变化,有的灭绝,有的新生,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令人震惊的是,目前地球正面临着生物物种灭绝的危机,而这一危机却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人们观察了若干种动物冬眠,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天一来,它们便掘好地道,钻进穴内,将身体蜷缩一团。它们的呼吸,由逐渐缓慢到几乎停止,脉搏也相应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可以达到5℃。这时,即使用脚踢它,也不会有任何反应,简直像死去一样,但事实上它却是活的。松鼠睡得更死。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任人怎么摇撼都始终不会张开眼,更不要说  相似文献   
6.
植物神经之谜自然界有些植物很敏感,在遇到外界触碰刺激时,会像动物一样做出十分快速的运动。比如含羞草,在受到触摸后,能在1秒钟或几秒钟时间之内将叶片收拢。澳大利亚的花柱草,雄蕊像一根手指伸在花的外边,当昆虫碰到它时,它能在0.01秒的时间内突然转动180°以上,使光顾的昆虫全身都沾满了花粉,成为它的义务传粉员。捕蝇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鄂尔多斯市水文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策略作了较详尽的探讨 ,并对该系统的开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采矿、采油前途光明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的兴起,微生物采矿、采油和冶金已进入应用阶段。细菌作为一支采矿、采油、冶金的生力军进入这些行业。 细菌采矿是利用细菌代谢中分泌的化学物质,特别是酸类,将矿石中的金属溶解出来,然后提取回收这些金属。这种细菌参与的采矿被称为“细菌浸出”或“微生物浸矿”,亦可称为  相似文献   
9.
科学史上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马太效应”,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科学界也有类似的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这种现象,就是科学上的“马太效应”。在有些情况下,一个权威的一句错话,往往就可能酿成一个重大的失误。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许多不出名的年轻人、“小人物”的科学创见和研究成果得不到发表的机会,即使发表也往往得不到科学界的重视,从而出现科学发展史上的憾事。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能源材料 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需要的能源如电力等越来越多,而地球上储存的煤、石油等天然资源却日益减少。大家免不了会担心,将来地球上的煤、石油资源枯竭之后怎么办呢?不必担心,科学家正在研究替代石油和煤炭的新型能源材料。 最有希望的新型能源是受控核聚变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这是两种潜力巨大、取之不尽的能源。利用受控核聚变发电的初步实验已经完成了,下一步是如何实用化和降低成本。利用新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已在许多方面显示出神通,今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