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又重新成为热点,有效界定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并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智杰 《考试周刊》2012,(24):145-145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吕智杰 《现代语文》2007,(3):111-112
在语文教改逐步深入的今天,应试作文教学、封闭式的作文训练仍然大行其道,风头不减。如何打破这一僵化的作文教学格局,适应语文教改的发展需求,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是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不可回避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职业学校必须做到:专业设置面向市场才能巩固;德育为先,强化教育质量求发展;办学形式多样,增强办学活力;改革招生制度,求稳定。  相似文献   
6.
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基本目标,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成为了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广大公众的利益。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制度的限制、委托代理制的限制、会计信息造假等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应从规范性防范、技术性防范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是当今人们所乐道的教学内容,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的工具性被逐渐为人们冷漠以致摒弃于课堂教学。“人文性”的体现也走向了脱离文本,贴标签式的非正常教学轨道。回归文本,解读文本,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是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吕智杰 《现代语文》2008,(11):35-3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人教版《语文》编排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着力体现出语文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目标,贯穿着语文课程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