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对PAHs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叙述了PAHs的性质、危害、来源及研究现状。2012年春季采集了太原市郊区的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样品,参照美国EPA 610方法,超声提取气溶胶样品,提取物经硅胶层析柱分离,运用GC/MS分析其多环芳烃组成。结果表明,16种PAHs总量为13.585ng/m3~55.073ng/m3,其中苯并(a)芘的平均浓度为0.349ng/m3。含量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菲、芘和荧蒽。最后,采用标识物,PCA和特征比值法进行源解析研究,认为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红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10年后生长与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十年生红松的地径、树高和成活率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红松容器苗采用宽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造林效果较好。红松景观造林试验地可供长期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