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1.
以2019年东、中、西和东北部地区14所双一流高校的293份博士生招生简章作为研究样本,从申请条件、选拔方式、选拔标准、考核评分、保障机制和信息咨询六个方面构建指标观测体系。结果显示,总体上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表现为申请条件偏重综合能力考察,但存在考生出身限制;选拔方式偏重主观选拔方式,客观选拔方式相对弱化;选拔和评分标准模糊,招生自由裁量权过大;保障机制不健全,招生透明度有待提高。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重门槛轻考核;中部地区重考核轻门槛;西部地区重门槛和考核轻保障;东北部地区重考核和保障轻处罚公开。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付军 《情报杂志》2023,(1):174-181
[研究目的]大数据时代衍生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使得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消除信息安全风险成为首要问题。开展信息安全管理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对完善政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2003—2021年中央层面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量化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主体要素和外部特征四个维度,对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展开分析。[研究结论]工具维度,偏重基础型政策工具,缺乏有效规制和引导教育;目标维度,注重物理环境与数据安全,忽视网络系统和应用安全;主体维度,多元主体参与不足,技术与监管发展缓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