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天 ,当我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杂志创刊 2 0周年 ,兴高采烈地畅谈该杂志给人们带来的丰富营养和有益启迪时 ,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全体编辑人员孜孜不倦的工作和艰苦卓绝的努力 ,情不自禁地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 ,我也回想起了自己得到杂志创刊号的情景 ,这虽已是 2 0年前的往事了 ,但至今仍历历在目 :1 984年 8月 ,我在兰州大学参加由舒炜光教授主讲的“全国高等院校《自然辩证法原理》教师暑期讲习班”时 ,山西大学参会者发给了我杂志创刊号和第 2期 ,我很快读完了这两期杂志的全部文章 ,深深地被杂志…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的根本出路在于原始性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性创新能力是自然辩证法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原始性创新能力大小和成果多少不仅决定自然辩证法怎样发展 ,甚至决定自然辩证法能否生存。自然辩证法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想重振雄风和开创发展新局面 ,其根本出路在于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  相似文献   
3.
多维度审视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史的总根源 ,自然科学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这一总根源派生出来的。从本体论、历时性、自然科学史研究自身 (特别是自然科学史研究主体 )角度来分析、研究和揭示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 ,可以使人们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获得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科学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则是科学史与相关学科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史与哲学的关系实质上主要体现在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上。文章从历时性、共时性、互动性多个层面全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科学思想史与哲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具有密切关系的原因和依据,并凸显了二者关系研究的意义,以引起学术界同仁对此问题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是自然科学史理论研究的基石 ,也是自然科学史学科建设的基础 ,关系到自然科学史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就自然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界定和包括的基本内容作了认真系统的论述分析 ,在此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自然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自然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6.
今年正值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本文就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设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及特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作用与意义,从多视角系统深入地总结分析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辉煌及给人们的借鉴与启迪,仅撰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7.
再论自然科学史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首先对自然科学史的一般分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然后提出了指导自然科学史分类的四条基本原则,即对应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动态原则,这四条基本原则不仅对自然科学史分类具有指导作用,而且也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然科学史的体系结构,并初步探讨自然科学史在人类知识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然科学史研究包括经验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三个层次,经验研究是前提与基础,理论研究是提升与指导,应用研究是拓宽生存与发展空间,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关又互补,共同构成自然科学史研究的有机整体.三者不可偏废,既要重视经验研究,同时也要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便形成自然科学史的立体研究格局,全面发挥和有效实现自然科学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自然科学史的性质,从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史自身的表现等多层面系统深入全面论述分析了自然科学史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自然科学史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技术特征的思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的共同特征与某一类型技术所独有的特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把技术分类与技术特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澄清技术特征研究中的许多模糊认识并避免许多混乱 ,从而使人们对技术特征的研究和认识细化、深化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