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的心理,如自尊与脆弱、自立与依赖并存等等。这种情绪情感体验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制约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谈班主任工作应当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尊重、热...  相似文献   
2.
孙德利  章明 《科技通报》2000,16(Z1):121-126
简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历程及意义。就基因组学与内邪说、整体观、辩证观等中医基本理论发展的关系,如中医学的内邪说所包含的正与邪对病因的解释,与基因对疾病的决定性作用具有神似之处;基因组上的“整体效应”在个体水平上表达是对中医学“整体观”有力的补充和“自然需求”;基因组多样化研究将为中医辩证施治的研究提供现代基因组学依据以及中药开发研究方法上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作了论述。提出基因组学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将会使中医药学迎来一个以分子层次(主要是基因组学)为主导,全层次(包括整体和群体)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火电厂在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应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概况,分析了应用热泵技术后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隐患,给出了如何解决和处置由于热泵引起的不安全事件或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应抓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让学生从小适应新环境及早获得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们大胆推陈出新,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点,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实践操作性强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形成了我们教学的特点,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其具体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风火打捆系统与传统系统不同,将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装设在风火打捆系统中,可以改善其暂态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风火打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其暂态稳定性问题。其次,本文给出了SSSC的基本结构和等效阻抗。最后,本文将SSSC应用在风火打捆系统中,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风火打捆系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加入SSSC前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将柔性输电元件SSSC串入风火打捆系统,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调节,能够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制约着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接受程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理顺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那么,应该怎样理顺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7.
“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是在电子计算机产生以前曾被广泛使用的计算仪器。本文介绍了一件生产于20世纪20年代的“菲利克斯”手摇计算机,梳理了手摇计算机的发展脉络,阐述手摇计算机这种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制造业水平的科学仪器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其规律即该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排球比赛从来是在排球竞赛规则制约下进行的,其竞赛规则即是排球比赛发展的“特定条件”。随着这一特定条件的改变(排球规则多次进行修改),排球比赛规律亦随之变化。通观排坛历史,这种变化是呈双向性的,一方面体现在规则对比赛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比赛技术对规则的反制约。譬如“持球”、“连击”规则判罚严,促使“飘球”产生制约了上手双手接发球技术,发球得分率上升,但却导致接发球新技术——垫球出现;“允许拦网手过网击球”规则的实施,刺激了“平拉开扣球”技术的产生;“增设‘标志竿’”,接着“‘标志竿’内移”的规则,致使拦网得分率大幅度增长,迫使扣球另辟蹊径,又一一涌现出“短平快”、“时间差”、“前飞”、“背溜”等扣球技术;“允许拦网触手后还可三次击球过网”的规则,给排球比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不仅促使反击战术多样化,更使“反攻系统得分”地位的突出为必然趋势。 1988年12日15月,国际排联又颁行新规则。新规则究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缩短对新规则“不适应—适应—新技战术出现”的过程,是我国排球界莫此为甚的重大课题。本刊现发孙德利”排球新规则若干问题初探”、“女子排球比赛决胜局发球手段选择之浅见”两篇专论以飨读者。并请读者热情赐稿,以期引起我国排坛人士进一步的商榷、探讨和争鸣,求得向解决“莫此为甚”之排球比赛规律渐次靠拢,推动我国排球运动在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