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试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雅琴 《科教文汇》2008,(20):171-17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在办学形式、学生心理和学生就业渠道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这对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高校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宋雅琴 《考试周刊》2009,(23):48-49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作文讲评课一直存在着各种弊病,使讲评课的效率低下。因此,本文提出多种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效率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起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么,如何使科学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切实促进科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效融合。一、转变观念,唤起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早在2004年的时候,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卢新祁教授就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进行过全面的分析。他在报告中指出:"现行《教学大纲》中的主要问题:以知识为  相似文献   
4.
宋雅琴 《广西教育》2009,(26):40-4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宜以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为手段,让学生在“春风细雨”中得到滋润。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已从原来的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转向了人格的培养。同样,在我国,特别是中职教育战线,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个体相对稳定,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亦即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人格概念即属于心理学范畴,又具有教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就旧的行业会计制度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比较,以便于从会计核算上为投资提供真实、客观、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7.
8.
"十一五规划"开局节能、减排指标"失灵"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开局之年节能、减排指标双双失灵引人深思。以政策阶段视角和正式-非正式规则视角审视"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指标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发现规划编制过程中,正式制度赋予地方政府的自由度被非正式的削减,导致地方政府在指标制定过程中缺乏表达意志的能力;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目标责任制表面上强化了地方政府的义务,但中央政府却无法提供可预期的责任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