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标准影响力”(NCI)方法对“985工程”高校的自然科学、生命及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三大学科领域进行评价,发现各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总体水平不高。基于NCI的学科评价结果不仅能衡量学校之间的相对差距,还能衡量相应学科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同时具有诊断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义  戚巍  易勇 《科研管理》2012,(6):154-160
住房保障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共治理的突出问题,但系统全面的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尚未构建。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基本理论出发,提出"目标——标杆"二维绩效评估思路,开发设计包括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的评估体系,给出指标赋值与计算方法,并进一步通过实例演示验证评估方法的科学可操作性。希冀从方法工具层面对推进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借鉴美国传播学者提出的"知识沟"思想,构建了测算区域高校知识得分的指标体系,利用高校2006—2010年间在知识储备、生产、成果及转化方面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区域高校知识得分、计算对应域高校知识沟,并进一步分析了知识得分与知识沟走势。研究发现:区域高校在知识得分上呈"2-5-1"群落状分布;区域高校在知识得分走势上存在"上升、下降与基本不变"3种类型;在所有对应域中,接近15%的对应域知识沟走势处于"升"的态势,75%的对应域知识沟走势处于"降"的态势,仅有10%左右的对应域知识沟走势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4.
大学排名的公共性缺失:风险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政府、雇主、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排名的关注越来越多,大学排名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大学排名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广受社会各界的质疑.面对学术界对大学排名的质疑,从风险治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出,导向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大学排名公共性缺失的三个主要因素,因而,鼓励分类专门评价、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探索个性化定制排名、强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树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等是规避大学排名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缪亚军  李峰  戚巍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41-1151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首批“985工程”高校H-index论文中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合作论文数量、合作国家、通讯国家及第一国家等方面考察了国际合作的时间与国别特征,主要有如下发现:(1)“211工程”与“985工程”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产出,而且改善了国际合作国家结构;(2)国际合作率与国际合作产出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两者不一致的表现表明依赖国际合作模式提升论文卓越性的发展方式进入瓶颈期;(3)合作国家符合“80/20”原则,且主要合作国家由G7国家、金砖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三个集团构成;(4)中国对其卓越学术合作产出的控制能力与主导能力亟待加强;(5)在中国各阶段合作网络中,美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在各个阶段充当经纪人角色的国家,且对其他参与国的控制能力与中国相当。文末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可能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性构建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各指标权重,利用协调度模型,从省际差异的宏观角度对全国29个省市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各地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各省区科技发展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应加强对科技落后地区的科技管理,这对于协调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为研究样本,从科学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视角揭示我国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呈"M"型双峰分布,峰值年龄分别约为46岁和66岁;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均年龄呈年轻化发展趋势;不同学科及性别因素对科学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年龄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准确认识并把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科学制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TOPSIS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术绩效为研究对象,以ES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建立基于TOPSIS方法的评价模型,对我国985工程中33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985工程首批高校的学术绩效位居前列,但985工程大学学术绩效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校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之一。已有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关系的研究多以总量指标来衡量研发投入,然而,总量指标会掩盖研发资源的结构与特征,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构建反映不同结构与特征的研发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普查数据,探讨不同研发经费结构和人员特征对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来源的高校研发经费,以及不同学历、性别和研发工作性质的高校研发人员投入对高校创新产出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没有形成系统的大学国际化理论,且发展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大学国际化高风险的特征。大学对国际化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提升大学国际化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国际化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风险识别,本文将可能的大学国际化风险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其中内部风险主要有两层:战略形成层面风险及战略实施层面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等。通过构建风险应对战略,提出了具体的防范策略,旨在降低可能产生的损失,增加大学国际化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