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高校德育中信仰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信仰都会成为他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他遵守道德规范的必然依据,也是他内心道德观念的实质核心。强调内在于德性的信仰对于人的道德行为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大力倡导和科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信仰,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信仰都会成为他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他遵守道德规范的必然依据,也是他内心道德观念的实质核心。强调内在于德性的信仰对于人的道德行为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大力倡导和科学解读科学社会主义信仰,以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3.
美国社会科教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直以来议题探究是其主要教学方法,近年来,翻转课堂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模式。考察美国社会科"公民与政府"课程的设计理念可以发现,旨在培育公民对核心价值认同的公民教育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理性批判能力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议题探究和翻转课堂担当重任,二者都旨在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提升决策能力提供丰富的机会,这对改革中的中国社会科教学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给出设计任务书的毕业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以高等职业学院培养技能型和适用性人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职业学院IT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成果,提出校企联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实施方案,通过实践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化学教材改革,本文提出应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全面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电子读物与教材的关系。并建议教材改革应分两步走,一是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二是开设综合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6.
对ISAR像中飞机目标识别中的特征提取进行了多角度的试探,并用GA算法进行了特征的优化选择.实验表明选择Hu矩的φ1、Φ4和尺寸特征中的图像面积,强散射点数、目标高度的组合为较优特征,且用SVM分类器进行分类可达到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约纳斯认为,传统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人类中心论的,这种伦理学对技术时代的文明产生了负面影响.他基于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批判和伦理评估,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学,即责任伦理.他从责任的起源、实现及其基础等方面对责任伦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不仅试图回答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且力图将责任原理[命令]运用到技术、医学与伦理学领域,表明这种责任伦理之于技术时代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效应.约纳斯对责任原理的论证诉诸道德直觉和神学奠基,在责任的实现途径上他既诉诸于集体权力又强调个体责任;而这种不同于以往伦理学的理论尝试根植于他对人类中心论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和价值别具匠心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英国公民教育现状以及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新问题,采访人与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系副主任、教育与社会公正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所主任,著名的公民教育专家伊恩·戴维斯进行了访谈,对英国公民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向品格教育的转向进行讨论,辨别什么是好的公民教育,探讨如何评估公民教育效果,思考社交媒介等新技术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在访谈的过程中,比较了中英两国的教育实践,总结了部分公民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最佳场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理念不断发生变化.但大学自诞生之日起所秉承的独立自由和世界精神的永恒理念和精神实质依然故我.这两点精神在塑造世界公民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型法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理解其开发和进化过程方面是最好方法,但由于不同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过程不同,很多形式模型在实现中都有技术上的困难.用基于超图的软件进化模型表示和研究有多维分层结构的复杂软件的进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开发者描述、理解和控制软件的进化过程.经开发多媒体系统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型在需求多变的软件开发中进行软件进化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