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工作—家庭冲突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卿 《软科学》2007,21(4):13-16,20
从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家庭冲突理论展开,如角色冲突、性别差异、工作和家庭之间双向冲突、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家庭冲突等理论模型,围绕工作—家庭冲突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最初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其核心是不同于个人对财产的权利的企业法人产权。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制度潜力表现在权利主体分离化、权利内容股权化、权利客体证券化、所有权约束机制化、资本增殖社会化和制度化、公司经营透明化、资源配置市场化、资本占有社会化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产权明晰化和社会化、经营权明晰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发展与支撑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农业科技面临六个方面挑战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构想,对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效益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反馈回路分析,提出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要重视直接经济效益,对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具有马太效应,投得愈多收获愈大,实现可持续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需要将开发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来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6.
李贵卿  井润田 《预测》2010,29(4):24-30
本文在分析工作-生活融合理论基础上,通过访谈、项目收集、多次预试和科学检验等方法,研制了管理者工作-生活融合态度调查问卷。通过355份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立了中国管理者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心理结构,提出三因素模型:认知性、情感性、行动倾向性。本文还采用554份来自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问卷的结构信度和区分效度;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工作-家庭融合、任务绩效、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同时验证了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工作-家庭融合、积极情绪等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有利于明确管理者的角色责任,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借鉴国内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互动教学、模拟实践教学等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对开放式教学、交互作业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辅助教学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四川生态旅游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通平  黄萍  赖斌  李贵卿 《软科学》2005,19(4):67-69,73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四川是国内最早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省市之一。分析了四川发展生态旅游独特的资源优势,揭示了生态旅游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和发展四川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工作分享制与中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虽然伴随经济发展必然存在,但通过有效治理可以得到缓解,可以运用工作分享制予以解决。运用工作分享制,可以产生工作岗位多起来,工作丰富起来,劳动的工作能力提高起来,劳动流动起来等积极作用。但是,工作分享制要想得到顺利的实施,仍需要清除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10.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有一系列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优化模式,“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主要体现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指导,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施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创新的主人,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