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定 《大观周刊》2010,(37):53-53,49
对饮食文化的研究,是研究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气质以至整个把握民族方方面面的窗口。在气候湿润、地理区位偏远和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主要背景下,贵州全省境内的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饮食风俗习惯,其中尤以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民众对糯食的喜爱上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怎样进行化学概念的教与学呢?  相似文献   
3.
杨定  杨振山 《资源科学》2021,43(2):293-303
生态贫困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生态环境与贫困作用机制、支撑巩固减贫成果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高寒地区的生态贫困评价和影响因素探索较少。本文以藏北深度贫困区色林错地区为例,构建生态贫困评价体系,将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对该地区生态贫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色林错地区各乡镇生态贫困指数平均值为2.97,多数乡镇生态贫困等级集中在三级(最贫困为五级),且生态贫困等级较高的乡镇处于地理环境恶劣的山区,生态贫困等级较低的乡镇处于湖盆附近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②各因素对生态贫困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地面坡度、地形起伏度、平均气温与平均海拔对生态贫困有正向作用,河网密度、平均降水、土壤质地结构与植被指数对生态贫困有负向作用;应引导居民尽量减少在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的区域活动,加强优良草场和水源地保护,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旅游服务业等特色产业,推动社区发展以降低生计脆弱性;③平均海拔、地形起伏度和地面坡度是影响生态贫困的关键因素,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等因素相关联;应以海拔、地形等为主要考虑因素,优化居民点布局,积极应对生态贫困。研究结果不仅可为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制定长期有效的减贫策略提供参考,还可为其他地区生态贫困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家庭很重视早期教育 ,把婴幼儿时期看成是教育的最佳期。贾谊说 ,“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贾谊《新书》卷五)颜之推进一步强调说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在历代有识之士的倡导下 ,不少家庭的父母都认识到婴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 ,不失时机地紧紧把握住这个年龄段 ,对孩子进行辛勤教育 ,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 ,积累起丰富的教育经验 ,其中特别是许多颇具科学性的教育方法 ,在今天仍有适用价值。本文仅选择其优者释于下 :第一 ,警示。警示亦为示警 ,即用某种动作或信号使人注意。用在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彩虹般的新鲜蔬果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像是上天为人类准备好的最佳医药,每日摄取,自然可以让身体远离疾病与衰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