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初创于北齐天宝年间的晋城青莲寺,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修、改、增建,留下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这些实物是研究古建筑所反映的科技内容和蕴涵宗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建筑、宗教、艺术价值,然除部分专业人士外,青莲寺却未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寺内代表性建筑:院落布局,楼阁建筑,塔幢建筑做一探讨,以期广大社会人士对青莲寺文化遗产予以更多的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反映到古代科技发展特点上,呈现出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的严重脱节:科学理论轻实践,技术发明重实用,两者不能有机统一。尽管有此缺陷,却不能否认古代科学技术的存在,要客观、公正地分析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造成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3.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发展演变可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演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就上党地区标志性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斗拱特征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探析,理清了斗拱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斗拱的发展规律、功能演变及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斗拱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的发展演变可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演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就上党地区标志性古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斗拱特征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探析,理清了斗拱从无到有,从简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斗拱的发展规律、功能演变及其原因,以及对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尤其在一些施工环节中需要一定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主要分析了大体积砼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晋城青莲寺是艺术、科学与文化等有机融合的综合体,凝结着伟大深湛的艺术,渗透了与时俱进的科技,折射出丰富细腻的文化,为从不同阶段研究青莲寺科技、艺术与文化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文献资料从科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多角度对青莲寺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与爱护,对保护青莲寺这一古建筑遗产、建筑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