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研发投资周期性特征相关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2006—2009年深圳中小板的216家企业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所采取的研发投资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仅有22%的企业采取了减少研发投资(顺周期)的策略,这支持了机会成本效应理论(;2)现金流量比较充裕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3)参与研发合作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4)研发强度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逆周期行为;(5)产品竞争激烈的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会采取研发投入的顺周期行为。  相似文献   
2.
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关键在于改造中多方利益的协调,并始终将民利最大化作为利益分配平衡的基点,才能实现棚户区改造改善民生的政策初衷与价值。通过运用互动公平理论分析公平失衡的根源,再构建融入改造利益主体心理效用的互动公平博弈模型,分析利益主体策略选择的内在驱动因素,可以找出缓解改造中利益冲突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产工具在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在真实还原史前时期的社会风貌及社会生产力状况方面,可作为相关的佐证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原地区彩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史前生产工具进行系统的收集、分析与解释,探索它们的应用方面和范围,并进行科学的命名,还就牛耕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铜鼓是古代中国西南及岭南地区及以中南半岛为主的东南亚地区少数民族广泛使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我国古代铜鼓源远流长,绚丽璀璨,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铜鼓也逐渐被赋予了祭祀、军事指挥、王权象征、财富功能等多重社会文化功能。铸造和使用铜鼓已经成为这些地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宗教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具体反映,并孕育了璀璨夺目的铜鼓文明。本文拟从滇式铜鼓的地理位置、分布区域、传播扩散路径等方面,分析制造和使用滇式铜鼓的古代民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包括该民族与域外民族的交流交往、融合汇聚、多元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自西晋五胡乱华之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移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后形成了民居聚落群。民居建筑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面貌,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为适应闽粤赣边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客家民居在建筑材料、规模、形态上体现了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同时传统客家民居也体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在住宅的基本结构、造型、空间布局、对外关系上承袭了中原民居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有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以及基准地价修正法的应用分析,发现这些估价方法都难以适用于评估划拔土地使用权的权益价格。针对成本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正算法”评估方法及其思路,并对该方法中相关参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运用非线性回归计量方法研究大型PPP项目风险受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能力及合作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平稳演化的规律。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大型PPP项目风险演化的主要驱动变量;其次,构建风险非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并将其变形、简化为线性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通过研究发现,无突变因素情况下,项目风险与影响变量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非线性关系,宏观环境对风险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有研究论文都强调创新,但学位论文与非学位论文对于创新层次的要求则是有差异的。由于要在一个完整逻辑体系中反映作者的创新思想,所以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应当是更为复杂和更为高级的创新。 1.解释性创新 解释性创新就是研究者应用某种(或多种)成熟方法于具体研究问题中,并得到对于具体研究问题的理论解释。解释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就是对于特定现实问题的合理阐释。不必考虑特定问题与其它问题之间的复杂联系,也不必考虑解释性论述的完整  相似文献   
9.
区位选择是一种资源的投入过程,对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信息甄别。由于投资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渐进可获性,区位决策是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行为。论述了厂商在竞争环境下的区位决策优化问题,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采用二人博弈的模型分析了两家实力均衡的厂商在进行同一区位的竞争时可能采取的策略,得出协同开发是最优策略的结论。提出了协同开发导致了产业集群这一终极经济效果,实现了区位开发的效率最大化,并指出期权博弈方法运用于集群效应的阐释是合理的。从而,为产业集群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行为博弈和需求激励理论,研究地方高校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管理问题。在分析地方高校教师群体特殊的人格特质、需求动机和教学行为特征,以及教师与教学管理层之间复杂的动态博弈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自控与他控良性互动均衡机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证明地方高校教学管理适合采用自主管理和外部管理相结合、外部管理引导和服务自主管理的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